少和丹就已登霄,岩与仙风两并高。
甚欲此身参鹤驭,尚嫌多事类牛毛。
云间鸡犬年犹永,世上英雄意谩豪。
堪羡北山山下客,不缘射雉亦如皋。
少和丹就已登霄,岩与仙风两并高。
甚欲此身参鹤驭,尚嫌多事类牛毛。
云间鸡犬年犹永,世上英雄意谩豪。
堪羡北山山下客,不缘射雉亦如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再和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仙界的向往与对尘世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羡慕。
首联“少和丹就已登霄,岩与仙风两并高。”以“少和丹”暗喻修仙之路,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同时将自己比作与仙风并肩的岩石,象征着坚定的追求与不凡的气度。
颔联“甚欲此身参鹤驭,尚嫌多事类牛毛。”表达了诗人渴望脱离尘世的纷扰,如同参与鹤的飞翔,远离世俗的琐碎,显示出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
颈联“云间鸡犬年犹永,世上英雄意谩豪。”通过对比天上人间的生活状态,云间的鸡犬生活悠长,而世上的英雄虽豪情万丈,却难以摆脱岁月的流逝,暗示了对永恒与短暂的思考。
尾联“堪羡北山山下客,不缘射雉亦如皋。”诗人羡慕那些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即使不因射猎而忙碌,也如同生活在如皋般宁静美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仙界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烦恼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浮来蓬岛定何年,秀出芙蓉片片鲜。
世界风尘无此地,山中丘壑别藏天。
遥凭仙路如堪往,初入玄都暂借眠。
丹灶尚留仙令迹,铜龙还自羽人传。
天边鸾鹤霞齐度,洞口桃花秋亦然。
藜杖每扶朝雨后,樵歌多到晚钟前。
纵无仙骨宁甘俗,说甚尘心不尽捐。
朋好洽来无约束,水云到处恣留连。
坐忘雾色侵筵几,静有泉声送枕边。
岁月长留峰四百,沧桑曾阅世三千。
觉来十载长安路,何似兹游数日缘。
牛渚山前采石矶,回波乱石相撑支。
上开石壁烟霞岛,连峰相向势崄崎。
我来欲访吾家老太白,天风飒飒吹我衣。
白也天上长庚星,偶落人间留姓名。
供奉金銮聊玩世,往往斗酒自沈冥。
凭陵意气山岳折,浩荡胸怀河汉倾。
一从挥手谢金阙,把酒山头问明月。
千秋留此谪仙楼,馀韵流风未销歇。
蛾眉亭碣没蓬蒿,两岸青山片月高。
只见长江汩汩万里送寒涛,极目齐州瀛海渺忽如鸿毛。
楼中之人去不复,楼外斜阳芳草绿。
人生徒苦自结刺,弹丸不及流光速。
奈何不饮,日为浮利浮名成龌龊。
松簧似奏清平曲,长夜岂照金莲烛。
不知何人与公沽酒共夜台,白杨萧萧野花开。
空馀文章千古云汉共昭回,使我今日徘徊瞻眺彷公跨鹤乘云欲下来。
公乎公乎,何不跨鹤乘云遂下来。
《采石登太白楼作》【明·李孙宸】牛渚山前采石矶,回波乱石相撑支。上开石壁烟霞岛,连峰相向势崄崎。我来欲访吾家老太白,天风飒飒吹我衣。白也天上长庚星,偶落人间留姓名。供奉金銮聊玩世,往往斗酒自沈冥。凭陵意气山岳折,浩荡胸怀河汉倾。一从挥手谢金阙,把酒山头问明月。千秋留此谪仙楼,馀韵流风未销歇。蛾眉亭碣没蓬蒿,两岸青山片月高。只见长江汩汩万里送寒涛,极目齐州瀛海渺忽如鸿毛。楼中之人去不复,楼外斜阳芳草绿。人生徒苦自结刺,弹丸不及流光速。奈何不饮,日为浮利浮名成龌龊。松簧似奏清平曲,长夜岂照金莲烛。不知何人与公沽酒共夜台,白杨萧萧野花开。空馀文章千古云汉共昭回,使我今日徘徊瞻眺彷公跨鹤乘云欲下来。公乎公乎,何不跨鹤乘云遂下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5qDE7PuDd.html
崆峒怪石自芳洲,疑是鳌乘海上浮。
未许翠华重问道,且教凫舄暂寻幽。
扪萝掩映三山雪,呵笔中分五岳秋。
玉液不随丹井落,金椒偏向洞云收。
江亭晚色惊堤柳,闾阖春光到客裘。
最喜使君曾问俗,青郊仍见驾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