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至苏门途中寄黄平倩宫谕次见赠韵》
《将至苏门途中寄黄平倩宫谕次见赠韵》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我向淇园问竹竿,闻君犹阻啸台看。

归朝司马游宁倦,历国延陵意未阑。

卫水客来篇咏少,苏门人去酒杯残。

探奇倘就梁都赋,题品能无重士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将至苏门途中寄黄平倩宫谕次见赠韵》。诗中以“我”为第一人称,表达了诗人即将前往苏门山途中的所思所感。

首联“我向淇园问竹竿,闻君犹阻啸台看”,诗人向淇园询问竹竿之事,暗喻自己对学问或某种事物的追求。同时提到“啸台”,可能是指与友人相聚畅谈之地,但“犹阻”二字透露出诗人未能如愿与友人相聚的遗憾。

颔联“归朝司马游宁倦,历国延陵意未阑”,“归朝司马”可能指回朝的官员,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虽有公务在身,但内心并未感到疲倦,反而对历访各国、探访延陵(古代吴国的国都,延陵季子曾在此挂剑)充满兴趣和期待,表现了其对学问、历史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颈联“卫水客来篇咏少,苏门人去酒杯残”,“卫水”与“苏门”分别代表不同的地点,诗人通过对比两地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在卫水,来访者寥寥,篇咏稀少;而苏门,随着人的离去,酒杯也显得空荡。这既是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也是对友情、相聚之难得的感叹。

尾联“探奇倘就梁都赋,题品能无重士安”,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探访奇景时,如同汉代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那样,留下深刻的记录。同时,诗人也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像士安(可能指东汉文学家蔡邕)那样的评价,即能得到高度的认可和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历史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相聚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创作的期待和对自身作品价值的期许。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闵项氏

少无依倚老何堪,白发婆娑乱不簪。

梦里尚思江北好,悔将夫骨葬江南。

(0)

和西湖竹枝词·其一

燕子来春雁来秋,曾见钱王衣锦游。

英雄漫说八百里,只管东西十四州。

(0)

蔡九娘诗

一笑花前醉似泥,绮筵欢剧不闻鸡。

马蹄到此空归去,不是花迷是酒迷。

(0)

题陈渭叟紫云编

一度诗来一见君,只应芳杜袭兰薰。

有时写到游仙句,绕笔秋香生紫云。

(0)

题墨菊卷

陶令归来不受官,黄花采采晓灵寒。

悠然一见南山后,故向东篱子细看。

(0)

寄曹宏斋

我不识宏斋,识之文字间。

古风久萧瑟,一笔独追还。

恨如东鲁人,未得登东山。

振衣不自勇,路亦非阻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