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雨五风年岁熟,万落千村俱种粟。
人从南亩把金犁,谁在庙堂调玉烛。
昔年避地今安居,前日荷戈今佩犊。
开元宰相不开边,当时米贱斗数钱。
自从罢武销剑戟,外户不闭俱安眼。
人蒙更生家受赐,父老欢喜儿童颠。
君不见天上宸章灿星斗,翔鸾惊飞翠蛟走。
为言一德似阿衡,上格皇天赞元后。
皇天报德亦可知,仁者必寿天无私。
但愿天心锡难老,貂冠画衮常光辉。
四国无兵谁不喜,共说升平自今始。
黄帝垂衣坐法宫,千岁常师广成子。
十雨五风年岁熟,万落千村俱种粟。
人从南亩把金犁,谁在庙堂调玉烛。
昔年避地今安居,前日荷戈今佩犊。
开元宰相不开边,当时米贱斗数钱。
自从罢武销剑戟,外户不闭俱安眼。
人蒙更生家受赐,父老欢喜儿童颠。
君不见天上宸章灿星斗,翔鸾惊飞翠蛟走。
为言一德似阿衡,上格皇天赞元后。
皇天报德亦可知,仁者必寿天无私。
但愿天心锡难老,貂冠画衮常光辉。
四国无兵谁不喜,共说升平自今始。
黄帝垂衣坐法宫,千岁常师广成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与人民生活的安定幸福。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国家由战乱转向和平,由动荡走向稳定的过程。诗中提到“十雨五风年岁熟”,意指丰收之年,气候适宜,预示着农业的丰饶;“万落千村俱种粟”则描绘了广大乡村皆种植粮食的景象,体现了农业生产的普遍繁荣。
接着,“人从南亩把金犁,谁在庙堂调玉烛”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农民辛勤耕作与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情景。农民在田间劳作,而朝廷中的官员则负责调和国家政策,确保社会秩序与经济稳定。
“昔年避地今安居,前日荷戈今佩犊”两句,通过对比过去的流离失所与现在的安居乐业,强调了国家由战乱到和平的转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使得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开元宰相不开边,当时米贱斗数钱”提到了唐朝开元时期的宰相张九龄,他以开明的政治理念,避免对外战争,使得国家经济繁荣,物价低廉。这与诗人所描述的宋代社会形成了呼应,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赞美。
“自从罢武销剑戟,外户不闭俱安眼”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指出战争的停止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心灵上的安宁与安全。
“人蒙更生家受赐,父老欢喜儿童颠”描绘了人民在和平时期获得新生,家庭受到恩惠,老少皆欢的场景,体现了社会整体的幸福感。
最后,“天上宸章灿星斗,翔鸾惊飞翠蛟走”以壮观的自然景象象征国家的繁荣与统治者的英明,表达了对当时盛世景象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由战乱到和平、由动荡到稳定的转变过程,以及这一转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和谐与繁荣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