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吊三闾赋,经行久未投。
谗人应共愤,宗国仗谁忧。
鱼腹千年恨,江声万古愁。
向令天可问,端不负灵脩。
拟吊三闾赋,经行久未投。
谗人应共愤,宗国仗谁忧。
鱼腹千年恨,江声万古愁。
向令天可问,端不负灵脩。
此诗《过汨罗江》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其笔触,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屈原的深切缅怀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首句“拟吊三闾赋,经行久未投”,诗人欲以赋的形式悼念屈原,却因时间久远而未能如愿,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敬仰和遗憾之情。接着,“谗人应共愤,宗国仗谁忧”两句,揭示了屈原所处时代的黑暗与不公,以及他为国家命运忧虑却无能为力的悲凉境遇。
“鱼腹千年恨,江声万古愁”描绘了屈原投江自尽后留下的千古遗恨,以及汨罗江水长流不息,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最后,“向令天可问,端不负灵脩”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忠诚与高尚品德的赞美,即使上天可问,屈原也无愧于他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屈原的追思,反映了诗人对正义、忠诚与理想主义的向往与坚守,同时也对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进行了深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