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
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
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
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
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
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
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
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
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
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
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炎热的夏季被派遣到云阳(今属江苏镇江)去执行公务的情景。开头“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表明了急迫的使命和酷热难耐的气候。接着,“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则写出了行官途经之苦和对民众安危的关心。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是诗人对自然界不公平的气象表示不满,希望天空能够均匀降下雨水。紧接着,“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通过仰望高大的乔木和观察洪水留下的痕迹,来表达对过去洪灾的回忆。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则是希望好好的禾苗能够避免被淹没,并且看到野草在昨日之地重新萌发。下面,“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描绘了诗人对荒废的城墙和旧址感到欣慰,因为即将返回安全的家园。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表达了行走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以及探寻溪谷曲折的小路的艰辛。随后,“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显示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官员甘愿承担这种艰巨任务。
最后,“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则描绘了一种在公共场所,与其他士大夫共同探讨国家大事的情景。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理想社会和谐共处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官员赴任途中所见所感,反映了唐代官员对于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自然灾害和公共责任的深刻认知。同时,诗中的语言风格、意象运用都体现出作者韦应物的才华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