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今年结夏,全然不成保社。
一日两头薄粥,大家忍饥无暇。
虽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权且飏在师子岩下。
西峰今年结夏,全然不成保社。
一日两头薄粥,大家忍饥无暇。
虽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权且飏在师子岩下。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僧侣们在艰难岁月中的生活状态。"西峰今年结夏",暗示僧人们在西峰度过夏季修行期,然而"全然不成保社",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无法保证基本的生活供给。"一日两头薄粥",进一步揭示了僧众们的饥饿困境,连稀粥都只能早晚勉强维持。
"大家忍饥无暇",表达了僧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得不专心应对饥饿,无暇他顾。尽管如此,他们保持着佛教的信念和精神追求,"虽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表明他们坚信自己的内心深处拥有佛性的真如和追求解脱的菩提境界。
"权且飏在师子岩下","飏"字寓含飘扬、寄托之意,即使在困境中,他们也选择将佛性与涅槃的理想暂且寄托在象征威猛智慧的师子岩下,体现了僧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佛法的执着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侣们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们面对贫困和饥饿时的坚韧与信仰,具有深刻的宗教内涵和生活哲理。
冰片熔肌,水沈换骨,蜿蜒梦断瑶岛。
剪碎腥云,杵匀枯沫,妙手制成翻巧。
金篝候火,无似有、微薰初好。
帘影垂风不动,屏深护春宜小。残梅舞红褪了。
佩珠寒、满怀清峭。几度酒馀重省,旧愁多少。
荀令风流未减,怎奈向飘零赋情老。
待寄相思,仙山路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