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夜气清,露下凉风发。
三老应未眠,吹箫弄明月。
秋高夜气清,露下凉风发。
三老应未眠,吹箫弄明月。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宁静与清凉,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句“秋高夜气清”,点明了季节与时间,秋高气爽,夜晚空气清新,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露下凉风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凉意,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微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凉意,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三老应未眠”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诗中的主要人物——三位老人。在这样的夜晚,他们或许并未入眠,而是选择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与凉爽。这里的“三老”不仅指具体的三人,也象征着一种传统、智慧与岁月的沉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吹箫弄明月”以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达到了诗境的高潮。在明亮的月光下,老人吹奏着箫,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先生屋小如宛丘,岁晏苦听风声愁。
一宵风息得安寐,同云已阁低檐头。
晓来重衾足不热,却怪纸窗明太澈。
小童狂喜排闼来,报道空庭已堆雪。
撒盐飞絮犹纷纷,隔却一纸无声闻。
反披羊裘洞扉立,心目照曜寒无垠。
此时兴发睡魔去,今年见雪此初度。
倾囊只合市村醪,炙砚还应遣长句。
微哦忽忽思前游,丙戌岁暮吴陵舟。
压篷大雪苦无饮,至今典却相如裘。
回头此景如电掣,其间聚散复一瞥。
范阳公子诗中豪,白战何曾持寸铁。
此雪应让燕山多,击筑故人悲且歌。
寒夜谁来剡溪访,乘兴欲往将如何。
将如何,雪不止。
随风飘扬低复起,散入千村万村里。
山僧执帚仰看天,昨夜厨空已无米。
《晓雪》【清·黄景仁】先生屋小如宛丘,岁晏苦听风声愁。一宵风息得安寐,同云已阁低檐头。晓来重衾足不热,却怪纸窗明太澈。小童狂喜排闼来,报道空庭已堆雪。撒盐飞絮犹纷纷,隔却一纸无声闻。反披羊裘洞扉立,心目照曜寒无垠。此时兴发睡魔去,今年见雪此初度。倾囊只合市村醪,炙砚还应遣长句。微哦忽忽思前游,丙戌岁暮吴陵舟。压篷大雪苦无饮,至今典却相如裘。回头此景如电掣,其间聚散复一瞥。范阳公子诗中豪,白战何曾持寸铁。此雪应让燕山多,击筑故人悲且歌。寒夜谁来剡溪访,乘兴欲往将如何。将如何,雪不止。随风飘扬低复起,散入千村万村里。山僧执帚仰看天,昨夜厨空已无米。
https://shici.929r.com/shici/wKnBS2Y3.html
当日昏庸,委飞建、中兴致绩。
何须信、谗谋害正,妄加罗织。
致使忠臣蒙显戮,反将憸士称良弼。
把贞邪、颠倒乱朝纲,冤沉黑。也屡谏,求和失。
也屡辩,战征得。想天心厌宋,使伊卖国。
唾手君亲仇莫复,誓心天地功难立。
纵遗留、手敕至今传,嗟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