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山川王气消,西风松柏认前朝。
紫宸无复千官宴,沧海空馀半夜潮。
龙去蓬莱曾驻辇,凤归寥廓不闻箫。
上方楼阁依稀在,暮雨疏钟送寂寥。
南渡山川王气消,西风松柏认前朝。
紫宸无复千官宴,沧海空馀半夜潮。
龙去蓬莱曾驻辇,凤归寥廓不闻箫。
上方楼阁依稀在,暮雨疏钟送寂寥。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智所作的《吴山怀古》,通过对南渡后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首句“南渡山川王气消”暗示了南宋政权的南迁以及国力的衰弱,"西风松柏认前朝"则以松柏象征坚韧的历史记忆,它们似乎还能辨识出往昔的辉煌。
接下来的诗句,“紫宸无复千官宴”,紫宸殿曾经是皇家盛宴的场所,如今却空寂无人,只剩下了潮水拍打岸边的沧海,寓示着朝廷的衰落和昔日繁华的消逝。“龙去蓬莱曾驻辇,凤归寥廓不闻箫”进一步描绘了帝王离去后的凄凉景象,龙舟不再,笙歌不再,只有凤鸟孤独地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
最后两句,“上方楼阁依稀在,暮雨疏钟送寂寥”,写出了古建筑虽存,但已失去往日的热闹与生气,只有傍晚的细雨和稀疏的钟声,伴随着寂静,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