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瀑水源,峡束忽无路。
上有蛟龙居,下杂古今树。
数石何渐渐,飞动令我惧。
侧身入空冥,盘曲审跬步。
阴森鬼搏人,日月如未曙。
一阁踞其巅,青苍于此聚。
山僧不常栖,终年白云住。
双扉风为开,倚槛时一顾。
晚来山雨晴,豁见湖光露。
留连空明中,恍惚若有悟。
欲穷瀑水源,峡束忽无路。
上有蛟龙居,下杂古今树。
数石何渐渐,飞动令我惧。
侧身入空冥,盘曲审跬步。
阴森鬼搏人,日月如未曙。
一阁踞其巅,青苍于此聚。
山僧不常栖,终年白云住。
双扉风为开,倚槛时一顾。
晚来山雨晴,豁见湖光露。
留连空明中,恍惚若有悟。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寻瀑布源头的冒险之旅,以及在途中所见的自然奇观与隐居者的宁静生活。诗人在开头表达了对瀑布源头的好奇与探索欲望,随后描述了峡谷的狭窄与神秘,以及沿途的险峻与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
“欲穷瀑水源,峡束忽无路。” 开篇即以强烈的求知欲和探险精神,引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接下来,“上有蛟龙居,下杂古今树。” 描绘了瀑布上方的神秘与下方的古老,营造出一种既危险又充满魅力的氛围。
“数石何渐渐,飞动令我惧。” 这一句通过石头的逐渐增多和动态变化,表现了路径的险恶与不可预测性。“侧身入空冥,盘曲审跬步。” 则进一步强调了旅程的艰难与对每一步的谨慎。
“阴森鬼搏人,日月如未曙。” 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环境的阴暗与恐怖渲染到极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外界的隔绝感。“一阁踞其巅,青苍于此聚。” 转而描绘了一个静谧的避世之所,与之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山僧不常栖,终年白云住。” 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尘世的喧嚣形成对比,突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双扉风为开,倚槛时一顾。” 描述了山僧的生活方式,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晚来山雨晴,豁见湖光露。” 表达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以及在风雨之后的清新与明亮。“留连空明中,恍惚若有悟。” 结尾处,诗人似乎在宁静的环境中获得了某种启示或感悟,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心灵的追求,以及在探索与发现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
汝南百日留,走遍三男子。
思归非吾计,聊亦为尔耳。
行装理肩舆,客舍卷床笫。
儿言世情恶,平地风波起。
舟行或易摇,舟静姑且已。
匏系虽非愿,蠖屈当有俟。
老人思虑拙,小子言有理。
晨炊廪粟红,晓市淮鱼美。
索居庖无人,归去迎伯姊。
终岁得安闲,幽居无彼此。
客背有芳藂,开花不遗月。
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
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苃。
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
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
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
葱蒨独兹苗,愍愍待其活。
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