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笙歌午夜喧,懒招明月到芳樽。
旧游云散春无主,新恨潮添梦有痕。
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
离人总是伤心路,不听歌声已断魂。
何处笙歌午夜喧,懒招明月到芳樽。
旧游云散春无主,新恨潮添梦有痕。
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
离人总是伤心路,不听歌声已断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津门泊船时,听到远处传来的笙歌声,却因内心愁绪而懒于赏月饮酒的情景。诗中通过“旧游云散春无主”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新恨潮添梦有痕”则揭示了新来的忧愁如何在梦中留下痕迹。灯火与雕栏的映照,琵琶的软语,都成了诗人情感的载体,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的氛围。最后一句“离人总是伤心路,不听歌声已断魂”,直抒胸臆,强调了离别与伤感是人生的常态,即使未听歌声,心已为之破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奈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著。
歌管绕庭槛,翫赏成矜夸。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高梧已繁盛,萧萧西山陇。
毳叶竟开展,孙枝自森耸。
擅美推东南,滋荣藉萋菶。
不能容燕雀,只许栖鸾凤。
宁入吴人爨,堪随伯禹贡。
雨露时加润,霜雪胡为冻。
况有奇特材,足任雅琴用。
中今太古音,可美清风颂。
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
布叶虽迟迟,庇根亦萋萋。
密类张翠幄,青堪翦封圭。
滑泽经日久,濡毳随干跻。
近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
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
松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
但有知心时,应使常弗迷。
分材植梧桐,桐茂成翠林。
日日来轻风,时时自登临。
拂干动微毳,吹叶破圆阴。
虚凉可解愠,轻鼓如调琴。
莫传独鹄操,愿述栖凤吟。
岂羞楚襄王,兰台堪披襟。
亦陋陶隐居,高阁听松音。
无为摇落意,慰我休閒心。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
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
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
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
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
吾木闲野人,受乐忘茕疚。
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
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