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度乱,三蛹出。陈鲍乱,端委立。
巧宦营营晏大夫,一语何曾及讨贼。
名不列奸逆传,身不罹强项灾。
才不才间我中处,传君衣钵伊谁哉。
君不见汉胡广,明徐阶。
崔度乱,三蛹出。陈鲍乱,端委立。
巧宦营营晏大夫,一语何曾及讨贼。
名不列奸逆传,身不罹强项灾。
才不才间我中处,传君衣钵伊谁哉。
君不见汉胡广,明徐阶。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元的《读史杂咏十首》中的第一首,以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进行鉴赏。诗中提到的“崔度乱,三蛹出”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种混乱时期,而“陈鲍乱,端委立”则可能象征着在乱世中坚守原则的人物。诗人批评了某些官员如“巧宦营营晏大夫”,他们只顾个人利益而不关心国家安危,没有提及“讨贼”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对那些表面上无罪但实际上不忠于国家的人进行了评价,指出他们虽然没有被列入奸逆传,但也没有表现出真正的英雄气概,与“强项灾”无缘。诗人认为,才华出众的人应该有担当,但现实中的有些人却处于“才不才间我中处”,不知何去何从。
最后,诗人以汉代的胡广和明朝的徐阶为例,暗示真正的贤臣如他们般,既能保持忠诚又能明辨是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榜样。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忠贞之士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