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云小树先暝,啄雪残鸦自喧。
候吏强名柏府,浊醪故作柴门。
归云小树先暝,啄雪残鸦自喧。
候吏强名柏府,浊醪故作柴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归云小树先暝”以“归云”象征着日暮时分的云彩,与“小树先暝”形成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秩序。接着,“啄雪残鸦自喧”则通过“残鸦”的形象,展现了冬日黄昏的寒冷与生命的顽强,它们在雪地上觅食,发出嘈杂的声音,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
“候吏强名柏府”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官府,通过“候吏”(等待处理公务的官员)和“柏府”(官府的代称)的描述,透露出一种官场的肃穆与庄重,同时也暗示了权力与秩序的存在。最后,“浊醪故作柴门”则以酒和柴门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这里的“浊醪”指的是普通的酒,而“柴门”则是简陋的门,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情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某种反思和超脱。
素弦一一起秋风。
写柔情、都在春葱。
徽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
低颦处、翦绿裁红。
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
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吴中。
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
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
后堂深、想费春工。
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
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裹。
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繁。
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
石桥锁,烟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
临酒论深意。
流光转、莺花任乱委。
冷然九秋肺腑,应多梦、岩扃冷云空翠。
漱流枕石幽情,写猗兰绿绮。
专城处,他山小队登临,待西风起。
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闭孤燕。
寄别崔徽,清瘦画图春面。
不约舟移杨柳系,有缘人映桃花见。
叙分携,悔香瘢漫爇,绿鬟轻翦。
听细语、琵琶幽怨。
客鬓苍华,衫袖湿遍。
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
一缕情深朱户掩,两痕愁起青山远。
被西风,又惊吹、梦云分散。
赏月梧园,恨广寒宫树,晓风摇落。
莓砌扫珠尘,空肠断、熏炉烬销残萼。
殿秋尚有馀花,锁烟窗云幄。
新雁又、无端送人江上,短亭初泊。
篱角。
梦依约。
人一笑、惺忪翠袖薄。
悠然醉魂唤醒,幽丛畔、凄香雾雨漠漠。
晚吹乍颤秋声,早屏空金雀。
明朝想,犹有数点蜂黄,伴我斟酌。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
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
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
嫩阴里,烟滋露染,翠娇红溜。
此际雕鞍去久。
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
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
断肠也,羞眉画应未就。
暮帆挂雨,冰岸飞梅,春思零乱。
送客将归,偏是故宫离苑。
醉酒曾同凉月舞,寻芳还隔红尘面。
去难留,怅芙蓉路窄,绿杨天远。
便系马、莺边清晓,烟草晴花,沙润香软。
烂锦年华,谁念故人游倦。
寒食相思堤上路,行云应在孤山畔。
寄新吟,莫空回、五湖春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