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二僧·其一》
《哀二僧·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

大众□□□□病,小师忽报惠休亡。

庵荒空复留遗偈,□□□□□厚藏。

吾老此诗聊赠别,塔铭合属紫薇郎。

(0)
翻译
不再频繁地离开禅床迎接送往,还能在佛堂静坐修行。
众多弟子突然传来消息,大师惠休已经去世。
简陋的庵舍只留下大师的遗训,深藏其中等待后人发现。
我以此诗作为临别赠言,塔碑上的铭文应当由高官撰写。
注释
送迎:迎接送往。
懒更:不再频繁。
禅床:禅修用的床铺。
撑拄:支撑。
坐道场:静坐修行。
大众:众多弟子。
病:这里指大师去世。
小师:年轻或地位较低的僧人。
忽报:突然传来。
惠休亡:惠休大师去世。
庵荒:庵舍荒凉。
遗偈:遗留下来的教诲或诗句。
厚藏:深藏不露。
聊赠别:姑且作为临别赠言。
塔铭:塔碑上的铭文。
紫薇郎: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有权撰写铭文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对逝去的师兄怀念之情。开篇“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两句,通过对禅床和坐道场的形容,表现了老僧对于修行生活的眷恋以及对逝去师兄的怀念。

接着,“大众□□□□病,小师忽报惠休亡”两句,透露出寺庙中有许多僧人患病,而小师惠休却突然去世,这使得老僧更加感到悲痛和孤独。

“庵荒空复留遗偈,□□□□□厚藏”两句,则表达了老僧希望通过留下诗偈来纪念逝者,尽管寺庙荒废,但这些精神的财富依然被珍藏。

最后,“吾老此诗聊赠别,塔铭合属紫薇郎”两句,是老僧将这首诗作为临别之际送给友人的礼物,同时也希望能够在墓志铭文中与逝去的师兄相连,表达了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勾勒出老僧哀悼之心和对死亡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剧暑出局径归打睡踰月不奉正甫谈绪且顿寒诗盟有诗见问辄次韵谢不敏

早归伏日莫踌躇,昼寝从教笑宰予。

奠枕清风招我老,揽衣阅月向人疏。

宁无酒共公荣饮,亦有诗成阿买书。

须待雨凉寻旧约,只今旱火况焚如。

(0)

送朱宰·其一

畴昔鸣琴子贱堂,至今弦诵尚悠扬。

农桑乐岁千家足,桃李春风几度芳。

疾恶政缘同伯厚,爱民何止一桐乡。

乌台此去真朝夕,剑履还须去尚方。

(0)

故奚公学长挽诗

诗酒平生兴,人琴毕竟空。

儒冠成晚岁,尺牍到诸公。

忽叹群无鹤,谁留目送鸿。

竹林家世事,清节见君同。

(0)

有怀南坡盖雪阻旬日不到

催年节物太频频,不涉南坡又一旬。

苍桧风前应强项,玉梅雪里想精神。

后车同载有名酒,折简欲呼无可人。

说似阿连须早计,莺花休拟负青春。

(0)

送远曲别苇航

驱车晨出门,薄酒持送君。

离心一寸铁,修岭千重云。

遥怜风雨夜,应念霜雪群。

猿鹤岂敢怨,所期在斯文。

(0)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其二

楚山亦瘴疠,湘水多幽灵。

高飙雷电激,尽日霰雪零。

涤去热恼肠,清风自泠泠。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