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贤媛槁砧死。膝下中郎有女。色养孀姑喜。
姜鱼孟笋承甘旨。感悦无端庞吠至。
百折难回此志。绣佛门长闭。觥觥大节光闾里。
古氏贤媛槁砧死。膝下中郎有女。色养孀姑喜。
姜鱼孟笋承甘旨。感悦无端庞吠至。
百折难回此志。绣佛门长闭。觥觥大节光闾里。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惜分飞·咏黄节妇古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贤良的女性形象。开篇“古氏贤媛槁砧死”,通过“槁砧”这一意象,暗示了古氏的勤劳和坚毅,即使丈夫去世,她仍坚守着家庭职责。接着,“膝下中郎有女”,表明她还有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体现了她的母爱和责任感。
“色养孀姑喜”,她以孝顺的态度对待寡居的婆婆,使婆婆感到欣慰,这展现了她的孝道和家庭和睦。“姜鱼孟笋承甘旨”,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出古氏精心烹调食物,尽心尽力地满足家人的生活所需。
“感悦无端庞吠至”,这里的“庞吠”可能象征着家中宠物狗的欢腾,也暗喻了古氏的快乐感染了周围的人。“百折难回此志”,表达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遭遇多少困难,都不曾改变其高尚的品行。
最后两句“绣佛门长闭,觥觥大节光闾里”,“绣佛门”代表古氏内心的虔诚,她虽然深居简出,但她的美德如同佛门之光,照亮了邻里,她的大节成为社区的楷模。整首词赞美了古氏的贞节、孝顺和无私奉献,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颂扬。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