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和谐场景。"鸾鹤每于松下见",表明诗人在山中常见到仙鸟鸾鹤,与自然和谐共处;"笙歌常向坐中闻",则是说诗人经常听到远方传来的笙(一种古代吹奏乐器)之声,即使在静坐时也能感受到外界的生动气息。
接着两句"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则是描写诗人手持一根装饰有龙头图案的十节杖,这不仅是一种装饰,也可能象征着智慧和权威。这根杖不是随意指向虚空,而是似乎总能指向云端,寓意诗人的思想总是超脱尘世,与天地精神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隐逸生活状态的抒写,展示了诗人对于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隋堤路。
渐日晚、密霭生深树。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念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
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有何人、念我无憀,梦魂凝想鸳侣。
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艳。
自别河阳,长负露房烟脸。
憔悴鬓点吴霜,念想梦魂飞乱。
叹画阑玉砌都换。
才始有缘重见。
夜深偷展香罗荐。
暗窗前、醉眠葱蒨。
浮花浪蕊都相识,谁更曾抬眼。
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又片时一阵,风雨恶,吹分散。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
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
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有何人念我无聊?
梦魂凝想鸳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