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端居》
《秋日端居》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秋意日萧索,郊园霜露余。

出游无山水,聊复守吾庐。

巷辙久已断,山瓢仍屡虚。

非甘寂寞者,谁乐此闲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景色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秋意日萧索"直接点出季节特征,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郊园霜露余"进一步强调了秋日的寒冷和园中残留的霜露,显示出诗人生活环境的寂静与清冷。

"出游无山水"表达了诗人因秋意浓厚而无法欣赏往常的山水之景,只能留在家中,"聊复守吾庐"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无奈接受,同时也透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坚守。"巷辙久已断,山瓢仍屡虚"两句通过写巷子的荒凉和酒壶的空虚,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孤寂和清贫。

最后两句"非甘寂寞者,谁乐此闲居"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并非真正享受这种孤独的生活,而是出于无奈或选择,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热闹人世的向往和对于闲居生活的矛盾心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表达诗人秋日闲居时复杂心境的诗作。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汪仲淹兄见枉致长公伯玉司马乞碑书有寄并赠

仲子过从日,难兄涕泪余。

文章司马法,生死孝廉书。

一见一回老,千秋千不如。

唯强乞骸弟,早晚共樵渔。

(0)

孟孺同方君见枉山园

汝挟方干至,吾欣徐稚留。

小谈迟日过,晏坐白云幽。

进屐藤萝顶,回船杜若洲。

沾沾自喜色,可为少年游。

(0)

游凤皇台委垒不称不复和昔韵而戏作此歌

太白绝代才,曾歌凤皇台。

凤皇虽逝台不改,太白千秋句犹在。

高皇定鼎万㝢同,此台附之益豪雄,凌云铜雀皆下风。

及我游斯,培塿土堆。如一蚵蚾,偃卧苍苔。

三山二水不到眼,深谷高陵或有之。

我笑凤台非昔时,台亦笑余凤德衰。

尔毁不可复,余衰犹可追。

明年便逐孟亏去,笼畜此鸟如家雌。

(0)

太宰梦山杨公谓不佞为作桃花岭歌未有以应也今年春以书来云客至吴中册有子二诗然而非子诗也能竟恝然乎哉适晨起行药小径落红狼籍忽有斐然之思因遂成一歌寄公不知其能胜二赝诗否要之落句狂语彼固不肯道也公以为何如

寂莫探武陵,原喧莫游玄都观。

武陵渔翁不再入,玄都道士倏凋散。

谁能衷此喧寂间,大隐小隐居其半。

关西夫子卫水滨,自言避宦非避秦。

亲从青帝借元气,要与黔黎共此春。

生憎蔷薇好齰指,肯学河阳斗侈靡。

开时高岭绣成幄,落处清波剪为绮。

露井毋令僵李疑,渡江不用团扇辞。

无谷何劳神处守,有露从宽么凤栖。

落落条风散初燠,主人卯睡酣意足。

上树猱轻一百回,流霞鲸吸三千斛。

君王束帛贲丘园,葵藿倾阳奉至尊。

忍但无言向蹊路,宁容手植满私门。

方朔西来踵龟坼,揖余分赠瑶池核。

欲识它年结子心,功成拂衣种即得。

(0)

走笔题雪泉图赠彼上人者不知能酬对否

仲冬十一月,三峨岭头百丈雪。

春风二月天,三峨峡中百道泉。

山僧住山不论岁,手爇松枝令江沸。

未解泉能雪如白,且夸雪与泉同味。

是雪为泉人尽知,煮泉煮雪从汝为。

第探此雪真面目,记取高秋未结时。

(0)

偶成自戏二首·其二

向来学痴儿,痴儿只了公家事。

晚岁学愚公,愚公日作移山计。

有官不作山不居,自言可免愚与痴。

何当更有愚痴处,说与聪明人不知。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