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竹阁》
《题竹阁》全文
宋 / 刘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竹阁寒相倚,云窗晚共开。

閒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声响风随箨,阴移石上苔。

迟留更清夜,待月露盈杯。

(0)
注释
竹阁:竹制的小楼。
寒:寒冷。
相倚:相互依靠。
云窗:云彩装饰的窗户。
晚:傍晚。
共开:一起打开。
閒身:闲适的心灵。
方外:世俗之外。
幽意:幽深的意境。
静中来:从静中产生。
声响:声音。
风随箨:风吹动竹笋。
阴移:阴凉移动。
石上苔:石头上的青苔。
迟留:迟迟不愿离开。
清夜:清冷的夜晚。
待月:等待月亮。
露盈杯:月光洒满杯子。
翻译
竹阁在寒冷中相互依偎,傍晚时分云窗一起打开。
闲适的心灵远离尘世,宁静的思绪在静谧中降临。
风吹动竹叶的声音,阴凉处石头上的青苔也随之移动。
我欲在此停留到深夜,等待月光洒满杯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诗人在一个竹制的阁楼中,与自然和谐共处。首句“竹阁寒相倚”写出诗人依偎于寒冷的竹阁之中,给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感觉。“云窗晚共开”则展现了窗外云雾缭绕,到了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清明,与窗内相互呼应,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的“閒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表达了诗人放空自我,心灵深处却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安详。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在“声响风随箨,阴移石上苔”中,诗人聆听着竹叶随风轻轻摇曳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大自然最柔和的呼唤。同时,诗人也注意到树木投影变迁,阴影悄然覆盖在石头与苔藓之上,表现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的默契。

尾句“迟留更清夜,待月露盈杯”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希望能够延长这宁静的夜晚,直到月光洒满,露水滴落盈杯,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充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澄与宁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逸情怀与山水之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述
朝代:宋

刘述,字孝叔,湖州人。举进士,为御史台主簿,知温、耀、真三州,提点江西刑狱,累官都官员外郎,六年不奏考功课。知审官院胡宿言其沉静有守,特迁兵部员外郎,改荆湖南北、京西路转运使,再以覃恩迁刑部郎中。
猜你喜欢

中秋日泛湖杂诗·其十三

谁家脩竹拂云电,影带晴光漾渌漪。

风日无情促归楫,不教閒客共题诗。

(0)

阻雨呈由正·其一

秋风吹雨入疏棂,永夜漫漫双眼明。

借问泥涂困行李,何如南亩念西成。

(0)

春日杂兴四首·其二

昔我游京室,交通五陵间。

主客各英妙,袍马相追攀。

千金具饮啜,百金顾吹弹。

缨弁罗广席,当头舞交竿。

鲜妆耀渌酒,锦缬生风澜。

灯烛暗夜艾,士女纷相班。

欢娱易徂歇,转盼如飞翰。

亹亹负孤愿,离离衔永叹。

山鸟窥茗饮,檐花笑蔬餐。

弃捐勿重陈,事定须盖棺。

(0)

盖仙山六题·其六石人峰

元气融成知几春,石人峰好与谁论。

擎天不老岁长在,捧日无言形独尊。

每为头先生雪白,何尝口解把霞吞。

登高望处浑疑活,自许相随游洞门。

(0)

盖仙山六题·其五双笋石

生来双笋几经春,直上云霄无藓痕。

若使坚刚解成竹,人应唤作两龙孙。

(0)

游终南山杂咏.重云道中海棠

万点梢头烂晓霞,谩随闲世斗春华。

孤根自是生穷僻,未必轻输别圃花。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