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围六首·其四》
《水围六首·其四》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幞头导中吾常笑,怀鸭潜投彼底为。

我有素心宁未悉,于凡务实讵惟兹。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水围六首》之四。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首句“幞头导中吾常笑”,以幞头(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为喻,暗示自己在官场中的角色和态度,通过“笑”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心态。接下来,“怀鸭潜投彼底为”一句,以“怀鸭”比喻内心的想法或秘密,而“潜投”则暗示了这些想法或行为的隐蔽性,似乎在暗指某些不为人知的行动或决策。这里通过“彼底为”提出了疑问,即为何要如此行事,引出对行为动机的思考。

后两句“我有素心宁未悉,于凡务实讵惟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前半句“我有素心宁未悉”表明诗人有着纯洁无瑕的心灵,但是否完全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仍是一个谜,体现了自我认知的复杂性和深度。后半句“于凡务实讵惟兹”则提出,在面对世俗之事时,是否只有这一种处理方式,还是有其他更为恰当的方法?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广泛质疑,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行为、内心世界的探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深思熟虑的君主,不仅关注国家治理,也关心人性和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岩桂二首·其二

栗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悽。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0)

木状元惠示近诗一卷作诗为谢

洪都通守词华溢,汉殿文章元第一。

万卷落落蟠胸中,三江衮衮悬吟笔。

赠我玉佩联玦环,未数大鹏兼小山。

欲知风味不能尽,此卷长留天地间。

(0)

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其一

李侯诗律严且清,诸生赓载笔纵横。

句中稍觉道战胜,胸次不使俗尘生。

山绕楼台钟鼓晚,江触石矶砧杵鸣。

锁江主人能致酒,愿渠久住莫终更。

(0)

题东山玩月图

斜阳红尽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

主人领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影浸空明,露华漙玉夜气清。

冯夷激水水欲立,海若辟易天吴惊。

孤舟卷帆泊烟屿,古木撼壑生秋声。

凭高人在金鳌背,閒看潮生烟渚外。

老龙翻海云气寒,长鲸卷雪浪花碎。

茫茫万顷沧浪中,屹立孤峰锁苍翠。

山巅扫石罗尊罍,宾主传杯不放杯。

骚客掀髯赋诗去,山童踏月携琴来。

剧谈浩饮不知醉,仰天长笑欢颜开。

倒著接䍦欲起舞,乾坤清气入肺腑。

天边风月空四时,眼底江山自千古。

谢安蹑屐游东山,袁宏登舟宴牛渚。

庾亮南楼今在不,坡仙赤壁知何许?

满眼往事转头空,千年人物俱尘土。

人生光景若湍流,霜痕易点双鬓秋。

胸中勿著尘俗事,眉间休锁名利愁。

我辈适意在行乐,古人所以秉烛游。

月山追忆旧游处,尽写风烟入缣素。

我来见画如见景,想像高唐犹可赋。

诸君后会应可期,云萍合散今何之?

安得扁舟澉川去,日与杖屦相追随。

登山把酒醉明月,共看此画歌此诗。

(0)

春日书怀

才薄难任家国忧,年衰未免稻粱谋。

权门虽好羞摇尾,世路多猜敢转喉。

是处溪山可藏拙,何人庭院许寻幽。

便须火急营春事,九十韶光一半休。

(0)

菩萨蛮令/菩萨蛮·其二金陵怀古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

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

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