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识樗翁。挽衣借问年今几。
少如彦国,大如君实,披襟高比。
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
愿老身无事,小车乘兴,名园内、行窝里。
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绮。
从人谤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
背伛肩高,幅巾藜杖,敞袍穿履。
向画图上面,十分似个,见端门底。
儿童不识樗翁。挽衣借问年今几。
少如彦国,大如君实,披襟高比。
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
愿老身无事,小车乘兴,名园内、行窝里。
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绮。
从人谤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
背伛肩高,幅巾藜杖,敞袍穿履。
向画图上面,十分似个,见端门底。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水龙吟·其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人志向的提及,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生活态度。
首句“儿童不识樗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樗翁是指老者,而孩子们不知晓,这或许暗示着诗人对世事的疏离和淡泊明志。紧接着,“挽衣借问年今几”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关注与自省。
在“少如彦国,大如君实,披襟高比”一句中,诗人通过对古代圣贤的比较,彰显出自己的德行和气度非凡。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肯定,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
“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高洁,如同天上星辰般难以企及。随后,“愿老身无事,小车乘兴,名园内、行窝里”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淡泊明志、安享晚年的向往。
“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绮”可能是在提醒自己或劝诫世人,不要沉迷于繁杂的世事,而应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这一段落的语言和意象都在引导读者超越物质世界,向往更加纯粹和自由的生活。
“从人谤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中,“浮丘伯”、“庚桑子”都是古代隐逸之人的名字,这里诗人以他们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评价的超然态度。
最后,“背伛肩高,幅巾藜杖,敞袍穿履。向画图上面,十分似个,见端门底”则是诗人通过对古代隐逸形象的描绘,强调了自己的志趣和生活态度,与世俗之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自身品格与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