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蘧伯玉,行年六十化。
吾道竟如何,悠悠日又夜。
昔闻蘧伯玉,行年六十化。
吾道竟如何,悠悠日又夜。
这首诗名为《除夕》,由明代僧人机所作。诗中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昔闻蘧伯玉,行年六十化。”开篇引用了古代贤者蘧伯玉的故事,他曾在六十大寿时,反思自我,实现了精神上的巨大转变。诗人以此为引子,表达了对自身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反省。
“吾道竟如何,悠悠日又夜。”接着,诗人自问其追求的道路究竟如何,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不居,时不我待。这一句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通过对比古代贤者的自我超越与自己的内心疑惑,诗人展现了对个人成长与自我完善的渴望。
三十功名四十亡,有才无寿两堪伤。
夫妻镜里鸾分影,兄弟群中雁失行。
数尺红罗书姓字,一堆黄壤盖文章。
我来不敢高声哭,只恐猿闻也断肠。
会意不在远,巢枝良有馀。
居然胜林境,鱼鸟皆欣娱。
危城俯回溪,归航数风蒲。
幽蹊接遐观,褰裳欲凌虚。
却顾容膝地,清阴绕扶疏。
念此晨日长,言旋更踟蹰。
翰林留新句,体骨超黄初。
深藏恐飞去,照夜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