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梢眇眇堕斜晖,剥啄还来扣隐扉。
门巷劣容居士屩,尘埃不到野人衣。
恰当夜甑黄粱熟,盛供春山紫蕨肥。
侍坐无人只山月,两翁相对自忘机。
林梢眇眇堕斜晖,剥啄还来扣隐扉。
门巷劣容居士屩,尘埃不到野人衣。
恰当夜甑黄粱熟,盛供春山紫蕨肥。
侍坐无人只山月,两翁相对自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林梢眇眇堕斜晖”,以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柔和,投射在林梢的景象开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剥啄还来扣隐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访客敲门的情景,隐含着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门巷劣容居士屩,尘埃不到野人衣”两句,通过对比门巷的狭窄和居士穿着的简朴,以及强调“尘埃不到”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质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恰当夜甑黄粱熟,盛供春山紫蕨肥”描绘了夜晚炊烟升起,饭香四溢,以及春日山中紫蕨丰美,食物丰富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满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生活的日常之美,也暗含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侍坐无人只山月,两翁相对自忘机”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在月光下,两位老人相对而坐,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与内心的平静。这里的“忘机”二字,既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推崇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渴望。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田园诗中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