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先兄祠屋·其二》
《寄题先兄祠屋·其二》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白发青林一径悭,羊裘不拣钓鱼湾。

当年有誓潭龙窟,身后还悲吊鸟山。

目送斜阳沈海岸,手栽修竹染霜斑。

致身录在凭谁读,垆冷香消亦等閒。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寄题先兄祠屋(其二)》中的一节,描绘了先兄祠屋周围的环境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白发青林一径悭”,以白发老人的形象与青葱树林中的小路形成对比,暗示岁月流转与人生的孤寂。次句“羊裘不拣钓鱼湾”借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似乎暗示兄长并未选择这样的归宿。

“当年有誓潭龙窟”回忆兄长生前的誓言,可能与潭水或神秘之地有关,透露出一种庄重与怀念之情。“身后还悲吊鸟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兄长去世后的哀思,即使兄长已逝,诗人仍会在吊鸟山寄托哀思。

“目送斜阳沈海岸”描绘了诗人凝视夕阳沉入海平面的景象,寓言时光流逝,人生无常。“手栽修竹染霜斑”则通过亲手种植的竹子,象征兄长的遗志和诗人对他的纪念,竹子上的霜斑仿佛兄长的印记。

最后两句“致身录在凭谁读,垆冷香消亦等閒”感慨兄长的事迹无人知晓,祠屋冷清,香火不再,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淡然。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先兄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东篱黄菊

东篱黄菊。
细捻香枝人事熟。
少缓芳尊。
且醉侬家麹米春。
老人斋戒。
底事新来移角带。
归梦相关。
明月松江万顷宽。

(0)

减字木兰花·先生困熟

先生困熟。
万卷书中聊托宿。
似怯清寒。
更爇都梁向博山。
游仙梦杳。
啼鸟声中春又晓。
未著乌纱。
独坐溪亭数落花。

(0)

虞美人·飞琼晓压梅枝重

飞琼晓压梅枝重。
酒面羊羔冻。
谁将缟带逐车翻。
明月秦楼昨夜、不胜寒。
何须卷起重帘幕。
愁怕春罗薄。
玉杯持劝醉厌厌。
无奈有人笼袖、出香尖。

(0)

朝中措·朝来和气满西山

朝来和气满西山。
拄颊小阑干。
柳色野塘幽兴,梅花纸帐轻寒。
三杯淡酒,玉腴蔬嫩,青缕堆盘。
细写池塘诗梦,玉人翦做春幡。

(0)

三登乐·久蛰群虬

久蛰群虬,犹未肆、新雷初启。
鼓东风、雨膏为洗。
望横塘、越溪路,石湖烟水。
西接洞庭,下连甫里。
忆当年、归计早,扁舟从此。
祖清风、相门有几。
圃堂高、应解笑,纷纷蜗蚁。
锦囊雪月,更看醉里。

(0)

好事近·枝上几多春

枝上几多春,数点不融香雪。
纵有笔头千字,也难夸清绝。
艳桃秾李敢争妍,清怨笛中咽。
试策短筇溪上,看影浮波月。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