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烽飞箭到长安,百万貔貅立马看。
此日君王亲赐剑,一时宿将尽登坛。
妖氛已见夷歌合,旗鼓谁教贼胆寒。
青海莫留蛇豕在,屡廑拊髀问征鞍。
夕烽飞箭到长安,百万貔貅立马看。
此日君王亲赐剑,一时宿将尽登坛。
妖氛已见夷歌合,旗鼓谁教贼胆寒。
青海莫留蛇豕在,屡廑拊髀问征鞍。
这首诗《明辽警有感(其二)》由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展现了对边疆警报的深切关注与感慨。诗中描绘了烽火连天、箭雨纷飞的紧张局势,以及君王亲自赐剑、宿将登坛的壮丽场面,彰显了国家对于边防安全的高度重视。
首句“夕烽飞箭到长安”,以“夕烽”和“飞箭”形象地描绘了边疆警报的紧急情况,箭矢直奔京城,预示着战事的紧迫。接着,“百万貔貅立马看”,运用比喻手法,将军队比作猛兽,生动地展示了军队的威武气势,以及人们对于边防安全的密切关注。
“此日君王亲赐剑,一时宿将尽登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君王亲临前线,授予将领宝剑,激励他们英勇作战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朝廷对于军事人才的重视,宿将们得以登上战场指挥的位置,共同抵御外敌。
“妖氛已见夷歌合,旗鼓谁教贼胆寒”两句,表达了对敌人的威慑力。通过“夷歌合”的描写,暗示敌人被我军的气势所震慑,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强调了我军的旗帜与鼓声,起到了鼓舞士气、震慑敌胆的作用。
最后,“青海莫留蛇豕在,屡廑拊髀问征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安全的忧虑,希望彻底清除边境的威胁,同时也表达了对将士们的关心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凯旋归来。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边疆战争的紧张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将士们的深厚情感。
记开尊看雨,策骑寻香,一水红边。
净业湖头月,有荷花自主,邀客年年。
小楼碧纱笼处,题句玉堂仙。
喜五马能来,重招胜侣,一话诗天。依然。
曲阑外,正镜净窥凫,柳暗闻蝉。
欲唤红衣舞,更何人银甲,解唱田田。
暮霞几回飞去,凉煞钓鱼船。
祇感到西涯,谁家小筑湖水偏。
香稻连畦翠穗扶。水边乡味话莼菰。
白云深处雁来无。
轹釜邻家知饭罢,提壶侍史报花初。
已凉天雨忽疏疏。
长堤垂遍柳千条。是情苗。是愁苗。
恰似盈盈,十五女儿腰。
转瞬絮飞春欲晚,更无奈,送行人、向灞桥。灞桥。
灞桥。尽魂销。风又飘。雨又飘。
绾也绾也,绾不住、离思迢迢。
归梦无端,暗逐广陵潮。
愁缕情丝拌割断,还只怕,没并州、快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