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素问十六首·其九》
《读素问十六首·其九》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病人有谷气,面黄无不瘳。

黄不欲太明,如缟裹栝楼。

相工摭绪馀,喜色占眉头。

得非许负术,亦从岐伯求。

(0)
翻译
病人若体内气息充足,面色黄疸也能痊愈。
黄色不应过于鲜明,如同白绸包裹着栝楼(一种植物)。
相面者观察细微之处,喜悦之情显现在眉头。
这难道不是像许负那样的相面技艺,也是向岐伯(古代名医)寻求的智慧?
注释
谷气:指体内气血充足。
瘳:病愈。
黄不欲太明:黄色不宜过亮。
缟:白色丝织品。
栝楼:一种植物,果实可入药。
相工:相面的人。
摭绪馀:观察细微的表情迹象。
喜色:喜悦的表情。
眉头:面部表情。
许负:古代著名的女相士。
岐伯:古代中医名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人的面色和医生诊治的场景,反映出古人对医学特别是中医的重视。开篇“病人有谷气,面黄无不瘳”两句,直截了当地描述了病人的症状,即面部呈现黄色,这在中医学中通常与脾胃功能有关,可能是消化不良或其他内脏疾病的表现。

接下来的“黄不欲太明,如缟裹栝楼”进一步形容了这种黄色的特点,不是鲜明的黄,而是微弱、遮盖着的样子,给人一种沉闷之感。诗中的意象生动,通过对比来增强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病人的面色变化。

“相工摭绪馀,喜色占眉头”则转向医生的诊治行为。“相工”指的是擅长望闻问切的医生,“摭绪馀”是细致观察的动作,表明医生在仔细地检查病人的面色和神情。医生对病人面部颜色的喜悦,是因为他能够从中看出疾病的端倪,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最后两句“得非许负术,亦从岐伯求”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医学知识的尊重和信任。这里提到的“许负术”是古代著名医生,岐伯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医疗圣手。这两句暗示着,即使是一位有能力的医生,也会追寻那些伟大的医学先驱者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病人面色和医生诊治行为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传统医学知识的尊重,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中医诊疗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健康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全宋诗见鹦鹉戏作四句

云木何时两翅翻,玉笼金锁只烦冤。
真须强学人间语,举世无人解鸟言。

(0)

李君昆弟访别长芦玉淮阴追寄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只鱼舠。
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
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
後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0)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008

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
张三喘口窄,李四帽檐长。
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
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

(0)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得诗次

宠参时宰道人琳,气盖诸公弟季心。
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
摇摇北下随帆影,踽踽东来想足音。
握手更知禅迫远,隔云灵鹫碧千寻。

(0)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泊船香炉峰,始与子相识。
寄书邗江上,诒我峰下石。
缘以湘水竹,携持与南北。
永怀故人欢,不愿百金易。
竹枯归樵苏,石烂弃沙砾。
夷门得邂逅,绿发皆半白。
追思少时事,俛仰如一夕。
老矣无所为,空知念畴昔。
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释。
出门事纷纷,归卧意还讥。
闻当上湓水,持诏守岭厄。
方为万里别,执手先惨戚。
兹游信浩荡,山水多所得。
为我谢香炉,风尘每相忆。

(0)

苏才翁挽辞二首

翰墨随谈啸,风流在弟兄。
浮名同逆旅,壮志负平生。
使节何年去,丧车故老迎。
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