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惜西家姝,揽镜彫华姿。
丱年手植杨,十度见成丝。
厄地多雪霜,墐守亦匪辞。
明霱浮远嵎,华运今何时?
身犹浣衣役,名悔采桑知。
复难恃容饰,翻使铭慎持。
燕羽不借风,能择山川飞。
匏瓜无蹇脩,太漠援灵期。
我惜西家姝,揽镜彫华姿。
丱年手植杨,十度见成丝。
厄地多雪霜,墐守亦匪辞。
明霱浮远嵎,华运今何时?
身犹浣衣役,名悔采桑知。
复难恃容饰,翻使铭慎持。
燕羽不借风,能择山川飞。
匏瓜无蹇脩,太漠援灵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托春咏怀四章》中的第三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我惜西家姝”开篇,将目光聚焦于一位女子的形象,通过“揽镜彫华姿”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精心打扮、追求美的过程。接着,“丱年手植杨,十度见成丝”,以女子年轻时亲手栽种的杨树,历经十年长成细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成长变化。这一段既是对自然生长规律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历程的隐喻。
“厄地多雪霜,墐守亦匪辞”则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女子也坚守自我,不言放弃。接下来,“明霱浮远嵎,华运今何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身犹浣衣役,名悔采桑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女子虽在劳作中维持生计,却因过去的某些选择而感到后悔,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自省。
“复难恃容饰,翻使铭慎持”则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指出外在的装饰难以持久,唯有内心的坚持与谨慎才是真正的力量。最后,“燕羽不借风,能择山川飞;匏瓜无蹇脩,太漠援灵期”,以燕子自由飞翔、匏瓜等待时机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由与机遇的向往,以及对坚韧不拔、等待时机到来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修养的追求。
临水桃花已乱飞,向人浑似诉离披。
溟濛细雨春风暴,还是青林生叶时。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
垂帘竟日无馀事,隔叶流莺独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