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琴月轩》
《琴月轩》全文
明 / 刘师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琴中有真趣,不待徽轸全。

琴中有至音,不待宫羽宣。

凭轩抚孤桐,皓月当空悬。

秋高夜寥寥,万籁俱寂然。

掩抑三四声,志在太古先。

栖凤翔高梧,潜蛟起重渊。

高山何峨峨,流水复涓涓。

相逢尽聋俗,孰知妙入玄。

子期去已遥,牙氏终绝弦。

此意当自得,勿为昧者传。

(0)
鉴赏

这首诗《琴月轩》由明代诗人刘师邵所作,通过描绘琴声与月色交织的场景,展现了琴乐的深邃与高雅。诗中以“琴中有真趣”开篇,强调了琴乐内在的趣味和韵味,并进一步阐述了琴乐的至高境界,不需依赖于具体的音律来表达。诗人借助抚琴的动作,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静谧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秋高夜寥寥,万籁俱寂然”,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宁静画面,琴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悠远和深沉。诗人通过“掩抑三四声,志在太古先”,表达了琴乐追求的不仅仅是音律之美,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对远古时代的向往和共鸣。

接着,“栖凤翔高梧,潜蛟起重渊”,运用象征手法,将琴声比作凤凰飞翔于高梧之上,蛟龙跃起于深渊之中,形象地展示了琴乐的高雅与深远。而“高山何峨峨,流水复涓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高山代表了琴乐的雄浑壮丽,流水则象征着其细腻流畅。

最后,“相逢尽聋俗,孰知妙入玄”,表达了在世俗中,真正理解并欣赏琴乐的人是少数,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也体现了诗人对琴乐精神的坚守。诗人以“子期去已遥,牙氏终绝弦”回顾历史上的知音故事,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全诗以“此意当自得,勿为昧者传”结束,强调了领悟琴乐真谛需要内心的感悟,不应被外人轻易传达或误解。

整首诗通过对琴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高洁情操和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刘师邵
朝代:明

姓亦作镏。明浙江山阴人,祖籍洛阳。字师邵。刘绩子。曾游京师,徐有贞等欲荐之,力辞,归里讲学教授,弟子知名者甚众。生平潜心经史,工诗文,与祖、父皆以文学名世,人称三刘。有《卢湖稿》、《纪游稿》。
猜你喜欢

玉蝴蝶·捉住玉山赤凤

捉住玉山赤凤,神舟同泛,激浪漂浮。
便使鸟龟,开口显出嘉谟。
吸洪涛、枯干北海,吐世波、浇溉西湖。
自舒敷。
水纹花面,皆是金铺。
光珠。
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
普遍腾辉,尽成霞彩覆环纡。
见圆珠。
深深渐现,结宝丹、空处超*。
得琼途。
磊罗天上,永永惺苏。

(0)

点绛唇 赠友人

观公形貌,青春伶俐真惺洒。
偏幽雅。
自然婴姹。
莫放猿儿耍。
认取清闲,异日成佳话。
之乎者,便休书写,养就丹无价。

(0)

如梦令 见终南山石刻,署云,承安五年重阳

大道长生门户。
凡个惺惺觉悟。
铅汞紧收藏,方始澄神绝虑。
心慕。
心慕。
便趋蓬莱仙路。

(0)

南柯子·会叹风中烛

会叹风中烛,能水上沤。
一生一灭几时休。
恰似轮回,来往业沦流。
知有驴和马,非无骡与牛。
等闲仆入怎抽头。
幸得人身,急急做真修。

(0)

巫山一段云·对月成词句

对月成词句,临风写颂章。
一枝银管瑞中祥。
随手染清凉。
玉洞六开深浅,宝树花分篆香。
蓬莱仙岛是吾乡。
宴罢后琼堂。

(0)

报师恩 俗瑞鹧鸪

地仙中仙与天仙。
认得三田月正圆。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兴拳。
撇*弄脚虚粘地,猛烈回头合上天。
若被利名牵绊住,十分失了好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