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
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
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
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
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的《七十自寿(其十四)》。诗中表达了诗人作为客居长安的游子,历经二十年漂泊,生活艰辛,时常遭遇饥饿之苦。他以“食贫与子尝同病”一句,生动描绘了自己与家人共同面对贫困生活的不易。
接着,诗人以“博施如尧岂有权”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即像古代圣君尧一样,广泛施恩于民,但又感叹这种高尚品德在现实中的无力与局限。他自谦不敢与游侠传中的豪杰相提并论,却也不妨通过写作来谋生,展现了一种既自省又不失自信的态度。
最后,“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两句,借用了杜甫和白居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拥有富足生活和广阔土地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东风雪飞度清淮,淮边野梅撩乱开。
想君此时驻征骑,题诗折花思悠哉。
缄封千里到此地,桃杏芳意都未回。
岭头奇艳忽照眼,不待驿使传枝来。
清香满把愧佳赠,欲赋岂敢空衔杯。
腊近云容变,阳生日景添。
偶然回晚辔,相与坐晴檐。
水绿冰微泮,沙明雪尚沾。
弄襟风力薄,著履土膏粘。
惊鸟不成下,寒鱼犹在潜。
翠深荒岸竹,黄折败池蒹。
碍径藤梢曲,钩衣棘刺铦。
辞锋怜子淬,閒癖讵予砭。
自以清谈胜,宁非乐事兼。
春芳有近信,频此醉厌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