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城柘馆重徘徊,坐见瑶阶长绿苔。
纨扇秋来定无用,君王方筑避风台。
层城柘馆重徘徊,坐见瑶阶长绿苔。
纨扇秋来定无用,君王方筑避风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宫中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班婕妤的孤独与无奈。首句“层城柘馆重徘徊”,以“层城”和“柘馆”点明了地点,暗示这是一个高墙深院的皇宫,而“重徘徊”则透露出主人公在其中的孤独与彷徨。接着,“坐见瑶阶长绿苔”一句,通过“瑶阶”与“绿苔”的对比,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主人公地位的衰落。
“纨扇秋来定无用”一句,直接点出了季节的变化,纨扇是夏季用来纳凉的工具,秋季到来后自然失去了用途,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也是对主人公命运的一种隐喻——随着季节更迭,她昔日的荣华也逐渐消逝。最后,“君王方筑避风台”一句,揭示了故事的高潮,君王正在忙着修建避风台,却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这既是对君王荒废政事的讽刺,也是对班婕妤被冷落的直接写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班婕妤在宫廷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权力更迭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陈旅以精湛的技艺,将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性的悲凉。
少时不辩中秋月,视与常时无各别。
老来偏与月相恋,恋月还应恋佳节。
老人能得几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
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
壶中有酒且为乐,杯巡到手莫推却。
月圆还似故人圆,故人散去如月落。
眼中渐觉少故人,乘月夜游谁我嗔。
高歌太白问月句,自诧白发欺青春。
青春白发固不及,豪捲酒波连月吸。
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
乾坤谁草昧,城郭自戎衣。
白发频年病,沧江此日归。
长途经战斗,久雨滞芳菲。
云水浮天起,风帆逆浪飞。
寻盟鸥泛泛,尺素雁依依。
汨没声名在,艰危故旧稀。
及春营野事,诹吉到荆扉。
红杏家家酒,青山处处薇。
节旄寒更落,遁迹气常肥。
不洒前忧泪,惟全杜德机。
项王高宴鸿门北,风云奔走天为黑。
椎牛刺豹酒三行,谈笑戈矛生顷刻。
岂知天命非人谋,玉玦三提事何益。
兴亡楚汉两干将,开辟乾坤双白璧。
喑呜漫说万人敌,隆准天人竟谁识。
玉斗声中霸业空,乌江江水还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