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这首诗选自《诗经》中的《生民之什》,描绘了一种时序变迁、天气变化与人情悲凉的画面。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反复,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变化无常以及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一句,以四月代表春末、六月代表夏初,勾画出季节更迭之快。接着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表达了对于过往时代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无常的不平。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描述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及万物凋零的情形,而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则透露出一种对于失去和逃避现实的无奈。
冬日之烈,以及飘风发发,更是强化了这种悲凉感。"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这一句,则显得更加孤独与无辜,彷彿在问苍天。
接下来的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描绘出自然界的丰饶与美好,但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则是对这种自然之美无人赏析的哀叹。"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一句,更深化了这一主题。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个人命运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这一句,江河奔流如时间的脚步,而 "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则是对仕途无常、个人努力与成就之间无常的感慨。
诗中的最后几句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而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则是诗人通过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悲凉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体悟。
我曾天台游,于今四十载。
一朝忽复来,时节如有待。
形骸觉老景,景色殊不改。
雨中寻旧迹,触目云叆叇。
岩瀑落千寻,涧花纷五彩。
崖深藓苍苍,溪浅石磊磊。
昔时所未到,足力胡可殆。
要当至绝顶,直下小沧海。
兹山八万丈,端的不吾绐。
伟哉造化功,疑若有真宰。
黄精煮甚食,茯苓良可采。
何当诛茆居,此志终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