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皇太后閤春帖子六首·其六》
《太皇太后閤春帖子六首·其六》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上寿春朝观外庭,诏恩不许会公卿。

即时二史书谦德,只使群官进姓名。

(0)
翻译
在春天早晨为祝寿庆典观看宫廷外景,皇上的恩典不允许百官聚集一堂。
当时只有史官记录下他的谦逊美德,其他官员只需报上自己的姓名。
注释
上寿:祝寿。
春朝:春天早晨。
观:观看。
外庭:宫廷外景。
诏恩:皇上的恩典。
会:聚集。
公卿:高级官员。
即时:当时立即。
二史:两位史官。
书:记录。
谦德:谦逊的美德。
群官:众官员。
进:上报。
姓名:名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颂的作品,名为《太皇太后閤春帖子六首(其六)》。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特殊场合下的情感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上寿春朝观外庭”表达了诗人在一个春日早晨,参加宫廷庆典之际的心境。在这里,“上寿”指的是向太皇太后祝寿,“春朝”描绘了时间背景,“观外庭”则显示了仪式的庄严和诗人的参与感。

“诏恩不许会公卿”这一句,体现出宫廷礼制的严格。这里“诏恩”指的是皇帝赐予的恩惠,“不许会公卿”说明即便是在这样重要的庆典上,也有着明确的等级界限,平民百姓与高官之间是不能相互交集的。

“即时二史书谦德”展现了历史记录者的角色。诗人提到“即时”,意味着历史事件正在发生之中,“二史”通常指的是负责记录朝廷大事的史官,而“书谦德”则是对皇帝或太后美好品行的记载,体现出儒家文化中的谦虚美德。

最后一句“只使群官进姓名”,进一步强调了宫廷礼仪中对于身份地位的严格区分。这里的“只使”表明了命令的直接性,“群官”泛指朝廷内的众多官员,而“进姓名”则是他们在这种场合下的唯一行为,即仅仅是报上自己的名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宫廷庆典的情景,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记载与个人地位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浣溪沙 内黄道中

风柳婆娑半亩阴。
两枝巧与道相邻。
树头幽鸟似知音。
马上行人思困睡,天边赤日欲流金。
解鞍休惜濯烦襟。

(0)

木兰花慢 河内人焦其氏得作乐器,仅容一握

舞,周旋踮曲尽音节,昔人未之见也。
座间承待制翰学命不肖以乐府木兰花慢歌之,因状其名,曰鸣凤双栖曲爱双鸣栖凤,趁舞袖,共婆娑。
恨叠鼓凝笳,繁弦急管,悲壮何多。
金泥小檀花面,尽凄清、翻尽雪儿歌。
幄殿悄闻私语,铜龙冷籁秋波。
明妆高烛洗金荷。
心赏重经过。
听一曲流连,珠帘画栋,几度斜河。
红云岛,仙音部,说新声、得意掩云和。
看取长安日近,春风摇荡鸣珂。

(0)

酹江月 赋鸡头

紫荷盘若,向波心、溅溅鸿头高啄。
满喙明珠三百颗,一夕秋风吹落。
沙盎圆搓,麝汤旋煮,香喷佳人嚼。
杯盘凉夜,楚江风味依约。
今岁冷淡中秋,空*雨湿,坐久寒生幕。
草草时新聊应候,儿子灯前欢噱。
趁暖争拈,分朋*啮,翠屑纷如削。
老夫旁看,苦吟思与韩较。

(0)

感皇恩 乙酉岁八月九日晚,极雨开霁,碧空


遂披衣步月于庭中,久之,觉风露凛然,恍疑去青冥无岁也。
因以感皇恩歌之,且寓幽怀之梗概云佳节近中秋,秋霖晴快。
飞净残云碧空大。
金波穆穆,掩尽玉绳光彩。
坐来风露冷、青冥外。
世运难前,儒冠何赖。
四壁相如到沽卖。
纷纷过眼,多少时情物态。
杳然清梦去、桴沧海。

(0)

蝶恋花 和曲山韵因为赠之

经世此心谁尽了。
欲画麒麟,功业何由到。
白发满头青镜晓。
花开花落人空老。
适意杯盘从草草。
甘坐清贫,方驾郊和岛。
最爱新诗情致好。

(0)

望月婆罗门引 中秋夜

柳边*榭,倚兰人共月孤高。
乱云脱坏崩涛。
一片广寒宫殿,桂影数秋毫。
尽掀髯老子,露湿宫袍。
人生此朝。
能几度、可怜宵。
况对清尊皓齿,舞袖织腰。
碧空如洗,拚一醉、河倾转斗杓。
今夕乐、归梦临皋。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