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捻脂红。百和香浓。半醉娇声半醒态。
在坐亸鬟云,步摇佩玉,卧曲鞋弓。
斜睇檀郎不语,谁惯汝、漫留侬。
问此处、不留何处去,道朝上秦楼,晚游洛浦,暮宿巫峰。
一捻脂红。百和香浓。半醉娇声半醒态。
在坐亸鬟云,步摇佩玉,卧曲鞋弓。
斜睇檀郎不语,谁惯汝、漫留侬。
问此处、不留何处去,道朝上秦楼,晚游洛浦,暮宿巫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娇媚姿态和情感波动。"一捻脂红"和"百和香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和环境的香气,暗示她的美丽与芬芳。"半醉娇声半醒态"则写出她含蓄的风情,声音娇媚,举止似醉非醉,引人遐想。
"在坐亸鬟云,步摇佩玉,卧曲鞋弓"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仪态万方,发髻如云,步履轻盈,身姿婉约。"斜睇檀郎不语"描绘了她含情脉脉的眼神,对心上人的无声倾诉。
"谁惯汝、漫留侬"表达了女子对檀郎的娇嗔和期待,暗示着她希望被宠爱和留住。最后三句"问此处、不留何处去,道朝上秦楼,晚游洛浦,暮宿巫峰"则以疑问和想象的方式,展现了女子对未来的憧憬,希望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或在秦楼、洛浦、巫峰等名胜之地留下足迹。
总的来说,这首《好女儿(其一)佳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刻画了一位明末清初女子的娇媚、痴情和向往自由的生活。尤侗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