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灯细读芳洲卷,清似江南雪外枝。
吟到蛾灯最奇崛,猩毛笔后有君诗。
篝灯细读芳洲卷,清似江南雪外枝。
吟到蛾灯最奇崛,猩毛笔后有君诗。
此诗《题危定之芳洲吟卷》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芳洲吟卷的深刻欣赏与赞美。
首句“篝灯细读芳洲卷”,以篝灯映照下细致阅读芳洲吟卷的画面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仿佛读者正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细细品味每一字句的深意。这里的“芳洲”不仅指代诗集,也暗喻了诗中的美好情感与意境,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次句“清似江南雪外枝”,进一步将芳洲吟卷的清新脱俗与江南雪后的景象相联系,用“雪外枝”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集内容的高洁与纯净,仿佛在白雪覆盖的江南林间,一枝独秀,格外引人注目。这种比喻不仅突出了诗集的风格特点,也暗示了作者对诗中情感与意境的深刻共鸣。
第三句“吟到蛾灯最奇崛”,通过“蛾灯”这一细节,强调了诗人对芳洲吟卷中某些独特、奇崛之处的深入探索与感悟。蛾灯,可能是指烛光微弱时的灯光,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即使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也能洞察诗作的深层含义,展现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最后一句“猩毛笔后有君诗”,巧妙地将猩毛笔(一种高质量的毛笔)与诗人的作品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诗人技艺的赞赏,也预示着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犹如猩毛笔下流淌出的墨迹,深邃而富有力量。
综上所述,《题危定之芳洲吟卷》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对芳洲吟卷的深刻欣赏与赞美,也揭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与深厚情感。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文学画卷,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的魅力与韵味。
雨落湿孤客,心惊比栖鸟。
空阶夜滴繁,相乱应到晓。
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两乡同夜雨,旅馆又无灯。
谤议不自辨,亲朋那得知。
雨中驱马去,非是独伤离。
离室雨初晦,客程云陡暗。
方为对吏人,敢望邮童探。
纵酒常掷盏,狂歌时入室。
离群怨雨声,幽抑方成疾。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
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