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危定之芳洲吟卷》
《题危定之芳洲吟卷》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篝灯细读芳洲卷,清似江南雪外枝。

吟到蛾灯最奇崛,猩毛笔后有君诗。

(0)
鉴赏

此诗《题危定之芳洲吟卷》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芳洲吟卷的深刻欣赏与赞美。

首句“篝灯细读芳洲卷”,以篝灯映照下细致阅读芳洲吟卷的画面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仿佛读者正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细细品味每一字句的深意。这里的“芳洲”不仅指代诗集,也暗喻了诗中的美好情感与意境,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次句“清似江南雪外枝”,进一步将芳洲吟卷的清新脱俗与江南雪后的景象相联系,用“雪外枝”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集内容的高洁与纯净,仿佛在白雪覆盖的江南林间,一枝独秀,格外引人注目。这种比喻不仅突出了诗集的风格特点,也暗示了作者对诗中情感与意境的深刻共鸣。

第三句“吟到蛾灯最奇崛”,通过“蛾灯”这一细节,强调了诗人对芳洲吟卷中某些独特、奇崛之处的深入探索与感悟。蛾灯,可能是指烛光微弱时的灯光,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即使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也能洞察诗作的深层含义,展现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最后一句“猩毛笔后有君诗”,巧妙地将猩毛笔(一种高质量的毛笔)与诗人的作品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诗人技艺的赞赏,也预示着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犹如猩毛笔下流淌出的墨迹,深邃而富有力量。

综上所述,《题危定之芳洲吟卷》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对芳洲吟卷的深刻欣赏与赞美,也揭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与深厚情感。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文学画卷,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的魅力与韵味。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答崔法曹赋四雪

楚僧蹑雪来招隐,先访高人积雪中。
已别剡溪逢雪去,雪山修道与师同。

(0)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雨落湿孤客,心惊比栖鸟。
空阶夜滴繁,相乱应到晓。
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两乡同夜雨,旅馆又无灯。
谤议不自辨,亲朋那得知。
雨中驱马去,非是独伤离。
离室雨初晦,客程云陡暗。
方为对吏人,敢望邮童探。
纵酒常掷盏,狂歌时入室。
离群怨雨声,幽抑方成疾。

(0)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0)

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
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0)

重游长真寺

同到长真寺,青山四面同。
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
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
旧游悲往日,回首各西东。

(0)

九日送洛阳李丞之任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
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