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年衮衮似江波,更被閒愁暗折磨。
懒逐西园飞皂盖,却寻严濑听新歌。
春光不为干戈减,花发长嗟风雨多。
已束轻装增别恨,竹林高会阻经过。
华年衮衮似江波,更被閒愁暗折磨。
懒逐西园飞皂盖,却寻严濑听新歌。
春光不为干戈减,花发长嗟风雨多。
已束轻装增别恨,竹林高会阻经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与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不可追回的无奈。首句“华年衮衮似江波”,以江水比喻时间的流逝,生动地展现了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接着,“更被閒愁暗折磨”一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这种愁绪并非来自外界重大事件,而是源于内心的空虚和对时光易逝的感伤。
“懒逐西园飞皂盖,却寻严濑听新歌”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逃避。西园可能象征着繁华与热闹,而严濑则可能是诗人寻求宁静与解脱的地方。通过“飞皂盖”与“听新歌”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当前处境的不满或逃避。
“春光不为干戈减,花发长嗟风雨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春光依旧明媚,但诗人却因战乱而感叹,美丽的花朵在风雨中凋零,隐喻了美好事物在动荡时期难以持久。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最后,“已束轻装增别恨,竹林高会阻经过”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准备离开而产生的离愁别恨,以及对与朋友相聚机会减少的遗憾。竹林高会原本是诗人与友人欢聚畅谈的美好场景,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变得遥不可及,增添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春光欲尽。未得天涯信。
早起镇恹恹,减裘带、馀寒犹嫩。
古碑临罢,独枕故衣眠,魂无定。身慵困。
酿就维摩病。谁家巷陌,红满香成阵。
旬日雨风频,减多少,游踪逸兴。
忏除烦恼,赖有贝多经,帘押静。香篆烬。
终卷阴移寸。
晓霜城郭笼轻雾,临歧黯然相送。
刚道不相思,又离愁万种。玉骢难与控。
便搏得浮名何用。纵耐重逢,忍教轻掷,旧欢如梦。
肠断碧云深,玉人远、今宵峭寒谁共。
杜宇忒匆匆,负相依情重。孤怀空自纵。
怕回忆换巢鸾凤。待商可、料理空山,与梅花同供。
凭栏干。盼迟迟花信,犹自勒春寒。
一树当阶,得春独早,异花开出如盘。
合赠与花王位号,笑海棠芍药比肩难。雕玉红鲜。
剪绡绛浅,晓露初干。
犹记五华选胜,向彩云深处,移种家山。
一去京华,别花十载,忆花特为花还。
算不负主人情重,先满城桃李破春悭。
应继宝珠韵事,传播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