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天子爱长啸,旦旦宁王来应诏。
晚来花萼渐雕残,醉拥美人为同调。
抱遗老子才笔奇,玉笥诸生远莫几。
颓唐老笔三四行,当年魂魄犹依稀。
我欲更矾好东绢,旁写小臣元鲁县。
微吟一曲于蔿于,唤醒华清春梦倦。
开元天子爱长啸,旦旦宁王来应诏。
晚来花萼渐雕残,醉拥美人为同调。
抱遗老子才笔奇,玉笥诸生远莫几。
颓唐老笔三四行,当年魂魄犹依稀。
我欲更矾好东绢,旁写小臣元鲁县。
微吟一曲于蔿于,唤醒华清春梦倦。
此诗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共奏笛声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韵味与浪漫的气息。诗中以“开元天子”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即唐朝盛世的开元年间。接着,“爱长啸”三字生动地刻画了唐明皇的个性,他喜爱高歌长啸,彰显了帝王的豪情与自信。
“旦旦宁王来应诏”,描述了宁王在皇帝召唤下,每日前来应召的情景,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庄严与秩序。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晚来花萼渐雕残”,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逐渐消逝,暗示了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
“醉拥美人为同调”,则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醉意中相拥而舞,共享音乐之乐的画面,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超越了权力与地位的界限,纯粹而真挚。
接下来,“抱遗老子才笔奇,玉笥诸生远莫几”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诗人全祖望的才华,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人物与当代文人之间的传承与距离感。全祖望以“颓唐老笔三四行,当年魂魄犹依稀”描绘了自己的创作状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精神的追忆与敬仰。
最后,“我欲更矾好东绢,旁写小臣元鲁县。微吟一曲于蔿于,唤醒华清春梦倦。”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艺术创作,将这段历史故事重新呈现,唤醒人们对那段辉煌岁月的回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浪漫,也蕴含了诗人对艺术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故家寻钓鳌,遗俗问佛世。
喜逢十六人,不闻四句偈。
风姿如隐槃,服御乃古制。
开卷发遐想,瞪目得熟睨。
绝溪将安之,深厉浅则揭。
岸登植瘦策,石踞整坏毳。
预流逮无学,劝进惮劳勚。
岿然望等妙,迢递苦跋疐。
悠悠马不前,亹亹驾辄税。
弗悟燕安毒,遂失远大计。
双林受遗托,久视不得逝。
岂知古龙象,所向必超诣。
弗践极则处,弗到弗小憩。
朅来吊形影,相与话情契。
丁宁勇著鞭,同振木方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