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复古度支晚川晴雪》
《宋复古度支晚川晴雪》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霁色变云林,寒光混烟水。

遥山定何处,渺漭才可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īwǎnchuānqíngxuě
sòng / wéntóng

biànyúnlínhánguānghùnyānshuǐ

yáoshāndìngchùmiǎomǎngcáizhǐ

翻译
雨过天晴,山林的色彩变得清晰,寒冷的光线混合在雾气和水中。
远处的山峦在哪里,广阔无垠,只能隐约指出大致方向。
注释
霁色:雨后放晴的天空。
云林:被雨水洗净的树林。
寒光:寒冷的光线。
混烟水:与雾气和水融为一体。
遥山:远方的山。
定何处:确切的位置难以确定。
渺漭:广阔无边的样子。
才可指:只能勉强指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川晴雪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远。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

"霁色变云林"一句,以“霁”字形容雪后初晴之天气,既带有寒冷之感,又透露出一些光明。"变云林"则是说树木被白雪覆盖,看起来如同云雾缭绕,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寒光混烟水"一句,更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清冷与宁静。"寒光"即指雪后初晴时天空那种清冷而明净的光线,而"混烟水"则是说远处山川在寒气中若隐若现,仿佛与水面相连,渲染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景象。

"遥山定何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脉位置的好奇与探寻之情。"渺漭才可指"则是说那些远山虽然模糊难辨,但依然能让人以手指方向感知其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情怀和一种观照自然、内心自在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渡钱塘二首

潮生西浦未全平,顷刻潮回岸有声。
落日人从官渡去,西风谁识此时情。
不如吴越中流尽,赢得江山老眼明。
试问古今沙上路,几回相送复相迎。

(0)

钱德远判县与母同生日

西风一奏近闻韶,丹凤将雏下九霄。
忽忆山川缠锦绣,又传歌吹杂蒭荛。
扶携共醉瑶池日,鼓舞同升玉帝朝。
一等壶中人不老,下方鹏鷃}亦逍遥。

(0)

曾知合相宜堂

竹不解俗语,颇识天语香。
经年北窗梦,十倍西湖凉。
隐几湖上人,恰恰修竹长。
有时共竹语,风雨撼一床。
屋间恐飞去,著绣围上方。
念君爱臣心,如爱竹在傍。
亦如夜深月,照我冰雪肠。
闲官固自好,要地庸何伤。
约束万卷书,提携双锦囊。
日边有新宅,不种一亩桑。
朝回碧幢底,真上相宜堂。

(0)

题岘山图三绝

不见轻裘快马归,遥怜暮雨湿公衣。
岘山十里城南路,灯火家家望翠微。

(0)

留姜山怡云见访二绝并呈李磐庵文授

天遣今年到五夫,还如雪后望西湖。
磬庵老子今诗伯,红叶盈庭许屡书。

(0)

送于制干二首

一笑无烦论古今,就中首肯即吾真。
君今正与司南合,直指何曾更问人。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