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瓮天人,但见石上字。
谁能负瓮去,夺我寥天思。
瓮破奚有馀,瓮在奚不足。
吟作瓮天辞,摩挲石苔绿。
不见瓮天人,但见石上字。
谁能负瓮去,夺我寥天思。
瓮破奚有馀,瓮在奚不足。
吟作瓮天辞,摩挲石苔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崇鉘的作品,名为《瓮天名贤集下有天字》。诗中以“瓮天”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理想境界或孤独思考的向往。首句“不见瓮天人”,暗示了诗人难以寻觅知音或与世隔绝的感觉;“但见石上字”,则透露出诗人可能在自然之中寻求灵感,通过石头上的文字寄托内心世界。
“谁能负瓮去,夺我寥天思”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保持心灵自由的渴望,希望无人能干扰他的深思。“瓮破奚有馀,瓮在奚不足”这两句,通过对比“瓮破”与“瓮在”的情境,揭示出诗人对于物质的淡泊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最后,“吟作瓮天辞,摩挲石苔绿”描绘了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景,他将自己的思绪化为诗句,抚摸着青苔,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瓮天”这一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考、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艺术的热爱。
海烟来不近,三月意长悬。
送喜灯花际,忘忧背树边。
小人思击缶,中妇解安弦。
江夏无双誉,何郎第五贤。
玉麟传信早,金粟注生前。
排浪挝铜鼓,飞花戏玉鞭。
兴拖云外瀑,幽动竹间蝉。
往恨消听雁,时名等逐膻。
纵横迟六印,感慨系终篇。
艳说东西廨,平居日月泉。
有人闲伐桂,无土不舒莲。
若论红颜在,修琴卖药年。
全生珍木上,寄食碧梧栖。
脆甲宜莴苣,明汤有蒺藜。
步工司隶马,斋禁太常妻。
按策占云物,封章刻日圭。
渐鸿行自得,凡鸟到曾题。
爱我多扪舌,忧天或噬脐。
孔周徒梦见,李杜枉名齐。
舍馆先人泽,遗籯谏草携。
未知承顾问,已事得参稽。
鬒变将秋叶,丹披问露荑。
奋身随八极,秉性乃中闺。
消息皆天意,何当道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