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
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
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
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鞞。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
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
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
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深夜里离开历史档案馆,准备启程去战场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月光、晨光和春松露珠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 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周围环境的迷茫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 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摹,月光下剑戟投影摇曳,晨光中春松上的露珠闪烁,这些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在映射。
"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 描述了诗人作为史官,对于档案文献的亲近和熟悉,以及进入内廷处理公务的情景。"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鞞" 则透露了诗人即将前往战场的心境,心中对远离家园、奔赴前线的不舍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官员在夜晚离开熟悉的地方去往未知战场时复杂的情感。诗人借助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改变与挑战的深刻感悟。
医师笼参朮,良将枕戈矢。
儒生嗜底物,书卷挂口齿。
刘侯西南来,岁月十首尾。
闭门阅古今,过眼分亥豕。
异书照神藜,奇字哭妖鬼。
许身如蠹鱼,文字共生死。
风流反得罪,去国果谁耻。
仙舟载秘阁,便腹贮名理。
江神亦世情,逐客多不喜。
厄同焚书秦,恶类灭邢燬。
沾濡遍箱箧,痛惜到骨髓。
我初闻为惊,终夜成坐起。
得君诗细读,罪己不罪水。
愿言坐啸馀,书著子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