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三江口南下》
《出三江口南下》全文
明 / 朱长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日出漾清渚,三江帆正开。

白怜茅步过,青见苧萝来。

海气如秋雨,春潮似薄雷。

空馀好山水,已是越中回。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三江口日出时分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首句“日出漾清渚”以日出之景为引子,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渚在阳光照耀下泛起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三江帆正开”描绘了船只在宽阔的江面上航行的景象,既表现了水道的辽阔,也暗示着人们对于远方的向往和探索。

“白怜茅步过,青见苧萝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白雾轻拂过茅草,青色的山峦仿佛是苧萝仙子的降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色彩对比,更通过“怜”、“见”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敬畏之心。

“海气如秋雨,春潮似薄雷”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三江口的景象与更广阔的自然景观相联系。海气如同秋雨般弥漫,春潮则像轻雷般涌动,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生命力的勃发与循环不息。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中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以及时间流转中的永恒之美。

最后,“空馀好山水,已是越中回”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对美好山水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结束,回归之意。这里的“好山水”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普遍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江口日出时分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朱长春
朝代:明   籍贯:浙江乌程   生辰:1511-?

朱长春(1511-?)字大复,浙江乌程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常熟阳信等知县,官刑部主事。著有《朱大复诗集》。
猜你喜欢

虞美人.咏虞美人花

香魂帐底随烟冷。判与春风领。柔枝留得可怜名。

一捻红衣犹似舞人轻。娇歌小按伤心拍。

楚楚绡裳湿。玉环飞燕已成尘。

不道虞兮原是此花身。

(0)

洪武中发三千僧戍边尹山隆法师请焚身以宽其罪仍留瓣香施法雨济旱人主嘉之为诗以纪其事且悉赐三千僧牒后百八十年初地婆罗门王世贞得其遗像塔铭读之敬题于后

药王深愿且行因,救得三千果位人。

精进肯图超大劫,慈悲还拟化波旬。

烟霄不染清凉界,火宅长抛梦幻身。

欲识妙圆何处所,中天万古现金轮。

(0)

高阳台.真州客舍晤团冠霞以江宾谷手书并新词见示倚声奉答

柘月初亏,盲风渐紧,扁舟又别江城。

雀室潜听,蒲帆趱就秋声。

关情只有辞巢燕,怕看他、鸠化为鹰。

怪兼旬,为踏槐黄,误了鸥盟。

真州老友重相访,示怀中一纸,綵笔纵横。

夜掩禅关,剪灯细读凄清。

假饶乐句常连袂,也何须、鼓瑟吹笙。

尽沉思,爇尽薰炉,沸尽茶铛。

(0)

尝梨

庭前梨熟闹儿重,踏树攀枝渐欲空。

一团削玉并刀下,数片浮冰碧碗中。

疗渴已能除痼疾,尝新何幸及衰翁。

仙人只爱如瓜枣,安得移根种海东。

(0)

西江月·其十橘灯

金颗千头火树,玉荷四照霜花。书生怀袖向窗纱。

长伴红衣不夜。心事任教分剖,风光尚费周遮。

美人对影暗嗟呀。决意为郎吹罢。

(0)

满江红.题《张苍水集》,用岳武穆韵

破碎河山,叹一缕、残魂欲歇。

谁肯信、书生报国,竟成义烈。

慷慨悲歌江海水,寂寥夜哭沧桑月。

抚须眉、搔首看天狼,同仇切。报仇志,酸如雪。

华夷界,安能灭。但春秋抱住,完全无缺。

臣节苦尝熊鬼胆,觉旌红染黄炎血。

问何时、扫荡犬羊群,还京阙。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