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清浅银河暝霭收,汉宫还起曝衣楼。

共瞻月树怜飞鹊,谁泛星槎见饮牛。

弄杼暂应停素手,穿针空待贶明眸。

匆匆一夕填桥苦,不似人间有造舟。

(0)
注释
银河:指天上的银河,古代常用来象征天河或宇宙的广大无垠。
暝霭:夜晚的雾气或暮色。
曝衣楼:古代皇宫中晾晒衣物的地方。
月树:月光照射下的树木,寓意团圆和思念。
星槎:古代神话中的星船,象征着星际旅行。
饮牛:指牛郎星,民间传说中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与织女相会。
素手:洁白的手,形容女子纤细的手指。
贶:赐予,此处指期待的目光。
填桥:指七夕鹊桥相会,鹊鸟用身体搭成的临时桥梁。
造舟:比喻人间的劳作或努力,这里暗示人间没有鹊桥这样的奇迹。
翻译
清澈的银河在夜幕中收敛,汉宫又升起晾衣的高楼。
同看月光下的鹊鸟飞翔,谁能乘星槎去寻访那饮水的牛郎。
纺织的女子暂时停下素白的手,穿针引线只为空等明亮的眼睛。
忙碌一夜只为填满鹊桥,这情景不像人间会有造船的劳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丰富的意象空间和深情的爱恋之情。开篇“清浅银河暝霭收,汉宫还起曝衣楼”两句,通过对月亮下银河水波不兴、汉宫中晾晒衣服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夜晚氛围,诗人似乎在诉说着对遥远爱人的思念之情。

“共瞻月树怜飞鹊,谁泛星槎见饮牛”两句,则是诗人与所爱之人共同仰望明月下的梧桐树,感叹飞鹊的孤单,而又想象着有船只在星光下缓缓行进,看见有人正在舀水饮牛。这里不仅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一丝孤独和渴望。

“弄杼暂应停素手,穿针空待贶明眸”两句,更是深情表达。诗人似乎在用绣花(弄杼)和缝纫(穿针)的动作来比喻等待爱人的时间流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渴望。

“匆匆一夕填桥苦,不似人间有造舟”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感慨于时光易逝,如同填补天上的星河一般辛苦,而现实中并没有能够造出通向爱人之所的船只。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是对爱情渴望与现实隔阂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恋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无奈,是一首充满情感魅力和丰富想象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寄乌龙长老

雪带烟云冷不开,相思无复上高台。

江山况是数千里,只听嘉声动地来。

(0)

送山茶上知府郎给事

谷雨前收献至公,不争春力避芳丛。

烟开曾入深深坞,百万枪旗在下风。

(0)

大功不宰

牛头峰顶锁重云,独坐寥寥寄此身。

百鸟不来春又过,不知谁是到庵人。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七十二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明闇情忘,事理平等。

(0)

偈颂七十二首·其十七

发越朕兆,未形消息。提持佛祖,未行号令。

虚空斫额,万象拱听。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三十八

脱然语默去离微,觌面持来付与谁。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