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东林》
《发东林》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东林千载后,尚种芙蓉池。

出门见初日,夹路云烟随。

深谷忽无极,洒峤泉奔驰。

潺潺碧涧吞,袅袅垂猿枝。

微风动幽响,万壑清秋时。

长林郁光景,竹树何参差。

苍茫虎溪路,故蹊不可窥。

前山复回合,度岭扬旌麾。

恍若乘风翔,果与丹霄期。

杂花半岩上,草露团葳蕤。

雄蟠三百里,奇峰方在兹。

峥嵘乍可望,浩荡今晨思。

登游能累宿,肯负幽人姿。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发东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深远宁静的山水画卷。首句“东林千载后,尚种芙蓉池”表达了对东林古迹的敬仰,千年之后仍有芙蓉盛开,寓意着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出门见初日,夹路云烟随”,展现了早晨出门时阳光穿透云雾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接着,“深谷忽无极,洒峤泉奔驰”描绘了山谷幽深,泉水奔腾的动态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活力。

“潺潺碧涧吞,袅袅垂猿枝”进一步刻画了涧水潺潺、古木参天的静谧环境,以及猿猴悠然的姿态。微风吹过,“万壑清秋时”,营造出清凉宁静的秋意。

“长林郁光景,竹树何参差”描绘了森林茂密,竹树错落有致的景色,富有层次感。诗人行走在“苍茫虎溪路,故蹊不可窥”的古老小径上,增添了神秘与探索的意味。

“前山复回合,度岭扬旌麾”描述了山路曲折,仿佛乘风飞翔,暗示着旅程的奇妙与期待。最后,“峥嵘乍可望,浩荡今晨思”表达了对眼前壮观景色的惊叹,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林的自然风光,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望江南.宛城五日追次旧游漫成十首·其六

重五节,记得在嘉兴。

也共朱郎湖上饮,菖蒲花底醉难胜。别后见何曾。

(0)

疏帘淡月

雍容都雅。是旧日东阳,休文声价。

年少名高八咏,楼头潇洒。

挥毫对策彤庭里,羡才华、百间广厦。

棣萼翩翩,珠辉玉映,瀛洲佳话。爱薰风、入夏窗启。

林香酒倾挏马,应制昆明。

正是垂旒,闲暇御杯已续。

榴花句更天河月,露交泻、何时相对。

晚凉残暑,凤凰楼下。

(0)

应天长

几番憔悴羞明镜,闲却玉梳鬟不整。

纱窗静,秋宵迥,懊恼郎心无个定。

悄过花外径,黄叶又堆金井。

梦断鸳鸯枕冷,凄凉还益病。

(0)

烛影摇红

石缺墙东,那家游女闲窥宋。

联牵红袖倚春丛,妖态其谁共。

爱此冶颜纤种,笑针娘、玉葱难动。

倘逢天宝,腻粉酣红,定嫌肥重。

(0)

四字令三首·其一

仙郎玉人,仙娥丽人,乌丝红袖温存。是迦陵后身。

冰弦指痕。鹴裘酒痕。冻豪底用炉熏,借吹兰口唇。

(0)

沁园春八首·其八

百六十年,人物风光,天中剩区。

看金明池上,秋凉洗马,玉津园里,日落啼乌。

广武兴悲,夷门陨涕,七十侯生尚在无。

伤心处、比洛阳宫阙,一样荒芜。

几番搔首踟蹰,便写向、旗亭补说郛。

似阮公讲学,淹留尉氏,班生作赋,叹美东都。

谰语丁宁,丛谈细碎,入手皆成一串珠。谁更要。

写开元遗事,南宋新书。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