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初春游虎丘饮阊门水阁》
《踏莎行.初春游虎丘饮阊门水阁》全文
清 / 叶大庄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镜里情怀,笛边风调。曼声度曲低声笑。

小楼寒勒海棠花,杜鹃抵死花前叫。

野寺春游,名园晚眺。落灯时节仙人少。

真娘墓上雨潇潇,谁家冒雨烧香轿。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初春时节,作者在虎丘游览后,又至阊门水阁饮酒的情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环境的交融。

“镜里情怀,笛边风调”,开篇即以镜中映照出的自我情感和笛声中的音调,营造了一种内省与外界艺术的和谐氛围。镜中所见,不仅仅是外貌的映像,更包含了内心的思绪与情感;笛声悠扬,不仅触动听者的心弦,也反映了演奏者的情感世界。

“曼声度曲低声笑”,描述了演唱者轻柔地吟唱着曲子,其间伴随着低沉的笑声,这种笑声可能是对曲中情感的共鸣,也可能是对生活琐事的轻松调侃,体现了词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小楼寒勒海棠花,杜鹃抵死花前叫”,通过小楼的寒冷与海棠花的娇艳形成对比,杜鹃鸟在花前的哀鸣,既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无奈与生命的短暂。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巧妙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野寺春游,名园晚眺”,描绘了作者在野外寺庙和著名园林中游玩的情景,在傍晚时分眺望远方,享受着春日的美好时光。这样的场景充满了闲适与宁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诗意。

“落灯时节仙人少”,随着夜幕降临,灯火渐稀,仿佛仙境中的仙人们也开始减少,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夜晚的神秘与静谧,同时也可能隐喻了繁华过后,人世间的孤独与淡泊。

“真娘墓上雨潇潇,谁家冒雨烧香轿”,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了真娘墓,细雨绵绵,有人不顾风雨,前来祭拜。真娘是古代苏州的一位歌妓,以其才情和美貌闻名,死后葬于虎丘山下。此处借真娘墓上的雨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初春时节游历虎丘、饮宴阊门水阁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叶大庄
朝代:清

叶大庄,字临恭,号损轩,闽县人。同治癸酉举人,历官邳州知州。有《写经斋初稿》、《续稿》。
猜你喜欢

拟古诗十九首·其八

梧桐生井干,桐叶落井中。

结缡事君子,飞蓬附秋风。

秋风有息时,飞蓬委荒阡。

间关逐君行,中道悲弃捐。

依君日苦短,别君日苦延。

伤哉惊飙集,吹此雨绝天。

日没群星出,长夜未有端。

(0)

十二月初一初六两日闻雷

今年腊月两闻雷,虩虩声从何处来。

阳不闭藏先出地,下民修省可禳菑。

(0)

和张宾旸西畴汎舟韵二首·其二

潦水茫茫接淀湖,人家如在辋川图。

日明练色涵青嶂,风细鳞纹漾绿芜。

打鼓踏车农事冗,放船携酒客情娱。

饮阑同叩邻姬户,啜茗听讴直至晡。

(0)

中秋玩月次胡万山韵

东头涌出烂银盘,帘卷南荣仔细看。

秋气平分宵寂寂,凉辉十倍露漙漙。

阿鵵药臼敲清杵,素女霓裳跨白鸾。

欲折丹葩向高处,璚楼玉宇不胜寒。

(0)

题德如海上人听松轩

定起忽闻风雨生,危枝只恐鹤巢倾。

苍虬鼓鬣嘘天籁,翠浪掀空送海声。

一派笙簧秋淅沥,千官环佩玉琮琤。

我家亦有閒庭院,不及山窗分外清。

(0)

和董良史宪佥西郊草堂杂兴八首·其七

萧萧落木护秋堂,白版为扉掩夕阳。

尘垢不沾频洒埽,稻粱巳熟渐收藏。

摄生未用芝和术,具膳能无芥与姜。

一榻清风渺千古,看他奔走为人忙。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