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上掀帘试解襟,远山崷崒势前临。
前滩溅沫锵鸣玉,落照蒸霞映翠金。
运笔欲回天地力,高谈直造圣贤心。
于中览景宜谁预,愿结夫君此笑吟。
亭上掀帘试解襟,远山崷崒势前临。
前滩溅沫锵鸣玉,落照蒸霞映翠金。
运笔欲回天地力,高谈直造圣贤心。
于中览景宜谁预,愿结夫君此笑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典雅的亭子景象,透露出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
“亭上掀帘试解襟”,开篇便以动作入诗,设定了一个私密、宁静的空间氛围。诗人在亭中轻启窗帘,仿佛是在准备开始一段心灵的对话。
“远山崷崒势前临”,远处的山峦如同屏障般矗立,给人以深邃与壮丽之感。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境界与情怀。
“前滩溅沫锵鸣玉,落照蒸霞映翠金”,这两句通过对水流和日光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水珠飞溅如同鸣响的玉石,晚照蒸腾着彩霞,映衬出翠绿色的金辉,既写出了眼前的壮丽景色,也反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光彩与明净。
“运笔欲回天地力”,这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书写文字想要达到超越凡尘、触摸宇宙根本力量的愿望。诗笔如同一把钥匙,试图开启通向天地间大道之门。
“高谈直造圣贤心”,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精神追求与理想境界。他希望通过高远的议论和直接的心灵沟通,达到与古代圣贤相通的境界。
“于中览景宜谁预”,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在询问或思考,应该与谁一起分享这一刻的风景。这里蕴含着对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精神交流的向往。
“愿结夫君此笑吟”,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找到那位能理解自己心灵的人,与之共享这份美好,共同品味这一刻的喜悦与微笑。这不仅是对友谊的一种渴望,也是对精神归宿的一种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亭中景象和诗人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追求高远精神境界、渴望深厚情感交流的古代文人的形象。
巫山磊块山林姿,一丘一壑贪成痴。
寸峰拳石瞥眼过,张皇攫觅惟忧迟。
东南佳山多秀丽,就中所欠雄与奇。
饱闻巫山冠巴峡,奇峰十二相参差。
昔年图画常一见,欲见此山无路之。
扁舟西溯上三峡,千岩万壑争追随。
终朝应接已不暇,心目洞骇俱忘疲。
蓦然钟鼓高唐上,峰峦二六排旌旗。
一峰霞彩迥在望,一峰展翠开屏帷。
无心出岫云吐色,偃盖平峦松并枝。
仙踪鹤驾羽衣近,坛石瑶台阊阖低。
白云一起凤皇下,清泉四合蛟龙嬉。
群峰角立变态异,一一大巧乾坤为。
外堪击拊试声律,中含造化分四时。
天下名山亦多矣,未有列岫奇如兹。
九华一景固天巧,惜与江流相背驰。
南北两峰喧众口,妆抹却恨同西施。
何如此峰无限好,行行列列临江湄。
烟云漠漠出寸碧,风雨时时横黛眉。
舟人渔子漫回首,骚士墨客劳支颐。
我来穿水入天去,貂裘章甫生尘缁。
昂头见此大奇特,跻攀不上空嗟嘻。
吾将欲访三岛登九嶷,上蓬莱道山之壁,绝泰华终南之嵋。
飞凫去舄啸沧海,却来巫峡温前诗。
《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宋·袁说友】巫山磊块山林姿,一丘一壑贪成痴。寸峰拳石瞥眼过,张皇攫觅惟忧迟。东南佳山多秀丽,就中所欠雄与奇。饱闻巫山冠巴峡,奇峰十二相参差。昔年图画常一见,欲见此山无路之。扁舟西溯上三峡,千岩万壑争追随。终朝应接已不暇,心目洞骇俱忘疲。蓦然钟鼓高唐上,峰峦二六排旌旗。一峰霞彩迥在望,一峰展翠开屏帷。无心出岫云吐色,偃盖平峦松并枝。仙踪鹤驾羽衣近,坛石瑶台阊阖低。白云一起凤皇下,清泉四合蛟龙嬉。群峰角立变态异,一一大巧乾坤为。外堪击拊试声律,中含造化分四时。天下名山亦多矣,未有列岫奇如兹。九华一景固天巧,惜与江流相背驰。南北两峰喧众口,妆抹却恨同西施。何如此峰无限好,行行列列临江湄。烟云漠漠出寸碧,风雨时时横黛眉。舟人渔子漫回首,骚士墨客劳支颐。我来穿水入天去,貂裘章甫生尘缁。昂头见此大奇特,跻攀不上空嗟嘻。吾将欲访三岛登九嶷,上蓬莱道山之壁,绝泰华终南之嵋。飞凫去舄啸沧海,却来巫峡温前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LSpId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