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明光侍彩旄,蓬踪忽到越江皋。
庭中春唤传牙早,梦里时惊执戟劳。
颠倒衣裳随候吏,追陪剑佩局仙曹。
驱驰枉却闲筋力,只博清霜入鬓毛。
十载明光侍彩旄,蓬踪忽到越江皋。
庭中春唤传牙早,梦里时惊执戟劳。
颠倒衣裳随候吏,追陪剑佩局仙曹。
驱驰枉却闲筋力,只博清霜入鬓毛。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在庚寅年元日所作,通过“十载明光侍彩旄”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曾有过一段在宫廷侍奉的岁月,而后“蓬踪忽到越江皋”,则描绘了他突然间来到了越江之滨,生活或职业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庭中春唤传牙早,梦里时惊执戟劳”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忙碌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颠倒衣裳随候吏,追陪剑佩局仙曹”描绘了诗人如今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在官场中忙碌,与官员们一同工作,但又似乎有些格格不入,用“颠倒衣裳”来形容这种不适应感。“驱驰枉却闲筋力,只博清霜入鬓毛”则是对当前生活的反思,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得到的似乎只是岁月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功业无成的无奈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处境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特有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学。
阴云薄薄地无尘,清晓城南集画轮。
睢苑即时裁雪霰,颍川连夜聚星辰。
山眉帖汉晴光拟,莺舌寻风碎语真。
芳草有情迷谢客,落花无处问秦人。
樽前莫厌歌醒耳,世上偏饶泪满巾。
嘉意未阑繁盛减,东皇底事惜残春。
曾乘春饮绕花畦,花底馀香入燕泥。
剪处佳人传烛下,归时明月到云西。
重来草树惊秋色,零落交朋感旧题。
若使他年逢胜赏,一觞知复共谁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