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跛挈师,汝今亦知有。
棒打不回头,乃尔能掣肘。
问讯跛挈师,汝今亦知有。
棒打不回头,乃尔能掣肘。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对话形式,展现了僧侣之间的互动与哲理探讨。诗人以“问讯”开篇,直接提出了对“跛挈师”的关注,询问对方是否也了解某种知识或道理。接着,“棒打不回头”这一形象的比喻,暗示了某种坚持或固执的态度,而“乃尔能掣肘”则表达了对这种态度的惊讶或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对于坚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摇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佛教中对于内心坚定、不受外物干扰的修行理念。诗中的对话形式,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人物之间思想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山馆秋气凉,西望海云起。
把君睫闇诗,庭叶纷在几。
君诗多雅音,从容叶宫徵。
圆经修月斧,丽夺馀霞绮。
过岭变雄奇,赤手搏青兕。
百里古诸侯,为政自兹始。
治诗如治民,刚柔合乃美。
出入法律中,法律为我使。
澄观万物情,粉碎虚空理。
才大心益小,意活笔不死。
伟哉造化炉,挈之出十指。
嘉君循良治,并入风骚旨。
新诗与美政,异撰乃同揆。
卓荦旷代才,况未限所止。
秋风送旅雁,边声晓惊耳。
掩卷旷四瞩,大海回澜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