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梢不耐北风狂,何似东风万缕黄。
西子画来螺黛浅,苏公行处马蹄香。
兰同旧叶堪为佩,藕比新丝可织裳。
待得春归飞絮乱,画船移近柳边傍。
寒梢不耐北风狂,何似东风万缕黄。
西子画来螺黛浅,苏公行处马蹄香。
兰同旧叶堪为佩,藕比新丝可织裳。
待得春归飞絮乱,画船移近柳边傍。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其七)苏堤雪柳》描绘了一幅冬日西湖的景象。首句“寒梢不耐北风狂”,写出了柳树在严冬北风中的脆弱,暗示了季节的寒冷和风力的强劲。接着,“何似东风万缕黄”与前句形成对比,想象春风中满眼的嫩黄柳丝,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西子画来螺黛浅”,以美女西施比喻西湖的淡雅之美,柳色如她的黛眉轻浅,形象生动。下一句“苏公行处马蹄香”,借苏东坡的典故,描绘了马蹄踏过带有柳香的土地,增添了历史人文的气息。
“兰同旧叶堪为佩,藕比新丝可织裳”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柳叶比作兰花的旧叶,可以制成珍贵的佩饰,又将新抽的柳丝比喻为洁白如藕的丝线,适合编织美丽的衣裳,展现了柳的实用价值和美感。
最后两句“待得春归飞絮乱,画船移近柳边傍”,预示着春天来临,柳絮纷飞,诗人期待在那时乘画船靠近湖边的柳树,享受春光,表达了对西湖春天的期待和喜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西湖柳树在不同季节的魅力,以及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深眷恋。
帖剪宜春,诗吟饯腊,重阴偏滞檐角。
篆烟企鸭仍含,艳情翠禽未觉。
韶华唤醒,似梦里、东君曾约。
甚晓来、赏柳评花,还是冻云迷著。
风乍起、彩幡易落。寒更峭、麝篝漫却。
俊游拟拂银鞯,倩魂尚偎绣幕。
天边絮粉,且休问、阳梢红萼。
待画鼓、敲出双声,听取试灯妆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