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
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
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燕忙甚,泥浑湿。
蜂愁甚,脾无蜜。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
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
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
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
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燕忙甚,泥浑湿。
蜂愁甚,脾无蜜。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
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
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在细雨中的景象,通过对春光、植物生长和小动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无力的感慨。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这几句诗直接描绘出连绵不断的春雨,春光被阴雨所覆盖,似乎时间也在这细雨中变得漫长而模糊。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 虽然春雨并未阻挠郊野间的草木生长,但连绵的阴霾却使得山丘如同沉浸在黑暗之中,显现出一幅阴冷而又湿润的画面。
"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燕忙甚,泥浑湿。蜂愁甚,脾无蜜。" 这几句诗中,“东君”指的是掌管春天的神灵,而“忒煞没纲维”则形容春意被细雨所困扰,一切生机似乎都在这阴冷潮湿中失去了力量。燕子和蜂鸟也因为连绵的雨水而显得异常忙碌与愁苦,环境的不佳直接影响了它们的生活。
"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 这里诗人提到连绵的春雨已持续两个时辰,甚至到了梨花开放之际,它们也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寒食”。而对于其他花卉,如蔫红殷桃等,诗人则表示不再去比较它们的美丽,因为即便是它们,也难逃这连绵春雨带来的沾湿与颓败。
"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最后一句,诗人抬头望向远方的村落,只见白鹭在微弱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它们似乎在寻找着那一点点露出的晴空。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阴雨的描写,以及它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生活的影响,抒发了诗人对于春天无力、生机受阻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中渴望阳光与明媚景色的深切情感。
我见俗子避百舍,一钱不直灌夫骂。
灵谷峰前汝水湄,谁信无双有江夏。
平生眼底无可人,子猷粗与吾同社。
故栽修竹共岁寒,不与繁花斗荣谢。
疏阴时过少陵樽,斜枝最入萧郎画。
强排风雨作寒声,巧留雪月延深夜。
三伏炎蒸自可逃,一榻清凉那肯借。
愿言闭关谢俗子,勿与此曹俱日化。
但得风味如晋人,纵无此君自潇洒。
十年客京洛,衣袂多黄尘。
所交尽才彦,唯子情相亲。
会合能几日,欢乐何遽央。
春风东北来,飘我西南翔。
骊驹已在门,白日行且晚。
停觞不能饮,将去更复返。
把腕捋髭须,悲啼类儿女。
人生非鹿豕,安得常群聚。
朝别河上梁,暮涉关山道。
匹马逐飞蓬,离恨如春草。
去去日已远,行行泪横臆。
昨日同袍友,今朝异乡客。
来时城南陌,始见梅花白。
回首汉江头,黄梅已堪摘。
杖策登高城,极目迥千里。
落日下青山,但见白云起。
远望岂当归,长歌涕如雨。
归心如明月,幽梦过颍汝。
抱膝长相思,故人安可见。
忽枉数行书,彷佛如对面。
纷纭辇毂下,冠盖争驰逐。
吹嘘多贤豪,肯复念幽独。
空斋听夜雨,深竹闻子规。
此情不可道,此心君讵知。
《寄陈履常》【宋·邢居实】十年客京洛,衣袂多黄尘。所交尽才彦,唯子情相亲。会合能几日,欢乐何遽央。春风东北来,飘我西南翔。骊驹已在门,白日行且晚。停觞不能饮,将去更复返。把腕捋髭须,悲啼类儿女。人生非鹿豕,安得常群聚。朝别河上梁,暮涉关山道。匹马逐飞蓬,离恨如春草。去去日已远,行行泪横臆。昨日同袍友,今朝异乡客。来时城南陌,始见梅花白。回首汉江头,黄梅已堪摘。杖策登高城,极目迥千里。落日下青山,但见白云起。远望岂当归,长歌涕如雨。归心如明月,幽梦过颍汝。抱膝长相思,故人安可见。忽枉数行书,彷佛如对面。纷纭辇毂下,冠盖争驰逐。吹嘘多贤豪,肯复念幽独。空斋听夜雨,深竹闻子规。此情不可道,此心君讵知。
https://shici.929r.com/shici/g4MzXG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