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其中表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孤独生活的感慨。全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田园图。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这四句通过对室内环境的细致描写,勾勒出一个宁静、隐秘而又充满生机的小空间。在这里,春天的气息被小阁所藏匿,闲窗则是锁住了白昼,这个画堂更是深幽无尽。篆香烧尽,意味着时间在缓缓流逝,而日影通过帘钩下移,增添了一份静谧。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她手植的江梅比起自然生长的更为美好,而不需要特意去临水登高楼以寻求景致。
"无人到,寂寥恰似、 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诗中的“何逊”是唐代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闻名。这几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不耐烦,以及她对高洁情操的坚持。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这几句则是词人对音乐和自然景致的情感抒发,以及她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在这里,她提到横笛吹奏,激起浓郁的愁绪,并劝诫自己不要过于哀叹春花凋零、雪意消减,而是要相信情感的痕迹会永留。最后,她描写了良宵淡月和疏影中的风流,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这首词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深情怀念,展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孤峰何处所,屹立太行东。
耸拔群厓异,苍茫四望同。
润疑连析木,高欲跨崆峒。
绘妙初施处,锋神未露中。
远堪回俗驾,清许筑仙宫。
灵秀从何代,风流到此公。
无劳成独迈,不饰见真工。
点缀长凝雪,跻攀合驭风。
一元开混沌,万仞倚虚空。
夜共星辰烂,春分雨露濛。
凭谁磨藓壁,为我扫榛丛。
明日西回首,秋云渺去鸿。
壶公山南南海滨,山中人兮尧舜民。
淮南有招招不得,桂树丛丛秋复春。
壶山主人大隐者,缄书远致南峰下。
丹厓青壁勿自誇,我有幽怀为君写。
我招不是淮南招,考槃同赋还同谣。
避人避地两无谓,白云杳杳壶山高。
昔居郎曹更宪府,理是渔纶断樵斧。
十年吏隐人不知,却道渔樵自今伍。
掉头巢父入海东,冥鸿万里商颜翁。
何如兹山倚南极,中深可著神仙宫。
七人作者莫知氏,为溺为沮竟谁是。
能从吾游吾与之,坐共閒鸥看川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