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前溪两岸平,云归向晚一天晴。
炊烟直上风初定,瀑布高悬山欲倾。
驱犊缓鞭防路滑,钓鱼收艇倚桥横。
贫家茅屋真堪羡,偏有铜壶滴漏声。
雨后前溪两岸平,云归向晚一天晴。
炊烟直上风初定,瀑布高悬山欲倾。
驱犊缓鞭防路滑,钓鱼收艇倚桥横。
贫家茅屋真堪羡,偏有铜壶滴漏声。
这首《江村雨后》描绘了雨后江村的宁静与和谐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乡村生活的恬淡与真实。首联“雨后前溪两岸平,云归向晚一天晴”以雨后的清新和平静开场,溪水因雨水而显得更加平静,云朵在傍晚时分归隐,天空一片晴朗,营造出一种洗尽铅华的宁静氛围。
颔联“炊烟直上风初定,瀑布高悬山欲倾”进一步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动态美。炊烟在风力减弱后直线上升,象征着生活回归常态;而瀑布则在山间高悬,仿佛是大自然的力量与美的展现,山似乎因为瀑布的存在而更加巍峨。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生活的平静与力量。
颈联“驱犊缓鞭防路滑,钓鱼收艇倚桥横”描绘了农人和渔人的日常活动,通过“驱犊”和“钓鱼”这两个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与忙碌。农人在雨后缓缓驱赶牛群,警惕路滑,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适应;而垂钓者收起小舟,倚桥而立,悠闲自得,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尾联“贫家茅屋真堪羡,偏有铜壶滴漏声”则是对乡村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羡慕那些简朴而真实的贫家茅屋,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听到铜壶滴漏的声音,这声音或许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但更象征着生活的节奏与内心的宁静。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节奏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江村雨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江村的宁静之美,以及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抗疏有历载,宣麻兹一朝。
漕河欢启闸,江水待乘潮。
岂有夔龙辈,而从鸥鹭招。
定应聊偃薄,宁事久逍遥。
世既仍才美,居还绝吝骄。
龂龂自谗慝,曈曈本光昭。
往者资先觉,今焉倚后彫。
公如再廊庙,我亦遂箪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