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颜长道寄三首·其三阅武川倡酬》
《和颜长道寄三首·其三阅武川倡酬》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往还赓唱百馀篇,草草编联后或前。

语气有时凌夜月,辞源何啻泻春泉。

须知吏隐能遗俗,不独山溪解乐天。

屈指代期秋信逼,封人莫厌屡驰笺。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颜长道寄三首(其三)阅武川倡酬》。韦骧以吏隐自居,与颜长道在武川进行了一番诗文交流,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

诗中“往还赓唱百馀篇”,描绘了两人之间频繁的诗文往来,共创作了上百篇作品。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文学热情,也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相互间的默契。接下来,“草草编联后或前”则说明这些作品虽是匆匆编纂,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语气有时凌夜月,辞源何啻泻春泉”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语气比作超越夜月的清辉,辞藻如同春日之泉般源源不断。这不仅赞美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须知吏隐能遗俗,不独山溪解乐天”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正如白居易所言,以山水为乐。这里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文学境界。

最后,“屈指代期秋信逼,封人莫厌屡驰笺”表达了诗人期待秋天的到来,寓意着诗文交流的继续,同时也提醒对方不要厌烦频繁的通信,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交流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骧与颜长道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感春二绝时馆人在狱·其二

干谒伤怀去路穷,鲸飞蛟舞楚江风。

家书写到平安字,始信吾师塞上翁。

(0)

晚眺

眼看淮海待澄清,骨满边城苦战争。

老大不堪思往事,饥寒久已厌吾生。

烟深薜荔栖乌急,风响蒹葭落雁鸣。

惆怅故人书不到,别来十载最关情。

(0)

大洲晚发

城南桴鼓转相惊,却忆渔舟问水程。

千顷江波鸥出没,数家茅屋树枯荣。

客行落日凝愁思,人隔疏烟闻笑声。

惆怅竹篱沽酒处,夜深灯火不胜情。

(0)

客鬓

夕报将军奏凯歌,马前又见拥雕戈。

民情共倚金汤固,客鬓惟添霜雪多。

何日梧桐鸣彩凤,旧时荆棘卧铜驼。

无衣无食岁年晚,妻子山中如苦何。

(0)

哭吴林镇抚

幕府十年别,烟尘暗楚关。

全家归浙右,匹马老兵间。

剑术终难试,铭旌复不还。

故人谁在侧,魂断万重山。

(0)

入城

不见平安报,酸风杂鼓鼙。

雨寒催日短,云黑压城低。

枕席啼痕满,乡关去路迷。

将军多异见,谁与慰烝黎。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