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还春色,逋人此倦游。
闭帘门内影,兼辆客中愁。
鼙鼓连三月,车书隔九秋。
奋飞如可达,儿稚谩相留。
故国还春色,逋人此倦游。
闭帘门内影,兼辆客中愁。
鼙鼓连三月,车书隔九秋。
奋飞如可达,儿稚谩相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过往游历的疲惫之情。首句“故国还春色”描绘了春天回归故乡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接着,“逋人此倦游”一句,点明了诗人作为“逋人”,即逃避官职的人,经历了漫长的旅途之后,此刻感到身心俱疲。
“闭帘门内影,兼辆客中愁”两句,通过对比门内与门外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忧愁,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门内是家的宁静与温暖,而门外则是旅途中无尽的孤独与忧虑。
“鼙鼓连三月,车书隔九秋”则以战争与时间的流逝为背景,暗示了诗人经历的动荡岁月和与故乡的遥远距离。鼙鼓声连绵不绝,仿佛战争永不停息;而车书之间的阻隔,象征着时空的遥远与沟通的困难。
最后,“奋飞如可达,儿稚谩相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诗人既渴望能够展翅高飞,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束缚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游历的反思与感慨。
岁月能如许。问愁人、更经消得,几番羁旅。
白发悲秋灯下咏,生受纸窗风雨。
更添得、数声砧杵。
敲破客心千寸碎,枉教人、梦断江南浦。
雁叫也,又平楚。浇愁惟酒差堪语。
忽伤心、此身饮罢,茫无归处。
空自珠帘◇画烛,看尽清歌妙舞。但赢取、青衫泪苦。
红袖殷勤休劝醉,奈鬓丝、禅榻闲眉妩。
老去也,诉渔鼓。
忆尔年四五,期尔为圣贤。
尔时亦不辞,冉冉岁相迁。
志学及弱冠,变化忽不然。
龙猪异其质,速利日牵煎。
如藤缠葫芦,所得遂忘天,岂特遂忘天?
于亲亦忘焉。忘亲都非子,忘天者非人。
哀哉为人子,回驾今勉旃。
上下交征,看朝野云翻雨覆。
更谁计养廱遗患,危亡倏忽。
赤子何辜罹祸水,鸟鸢到处争人肉。
痛神州满地走鲸鲵,闾阎哭。焚如兆,薪如束。
湘妃泪,空留竹。笑衣冠傀儡,登场唐突。
烽火塞天齐破胆,棘荆遍地随伤足。
待银河决水洗乾坤,频揩目。